2010年是农历的“虎年”。图是“虎年”剪纸画。对该画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
①字体设计具有甲骨文的象形特征
②是绘画艺术与书法艺术的有机结合
③是风俗画的具体体现
④体现了文人画的风格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这句名言出自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米尔顿·费里德曼之口,他从20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创立“货币主义”理论,大力主张“自由市场经济”,公开与凯恩斯主义唱反调.费里德曼的“货币理论”()
A.与亚当·斯密的“自由主义”主张完全一致 |
B.促使一些国家减少了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
C.指导了二战后西方国家经济干预政策的实施 |
D.导致了经济“滞胀”问题的出现 |
20世纪50年代后,西欧各国惊人地东山再起,这一复兴同中国日益增长的实力和自信一起导致了一种全新的世界政治格局,这实质上意味着全球地方主义的恢复——至少从政治上来看是如此。“全球地方主义的恢复”意味着()
A.美国成为全球世界霸主 |
B.欧洲与美国、日本三足鼎立 |
C.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
D.中国成为世界大国 |
面对经济大危机,罗斯福曾说:“(政府)如果对老者和病人不能照顾,不能为壮者提供工作……听任无保障的阴影笼罩每个家庭,那就不是一个能够存在下去,或者应该存在下去的政府。”这段话预示罗斯福政府将()
A.发动农业集体化运动 | B.推行自由放任政策 |
C.推行企业国有化政策 | D.建立社会保障制度 |
1952年到1964年,苏联政府收购谷物的平均价格指数提高了7.48倍,收购畜产品的价格指数提高了15.69倍。这是()
A.推行农业集体化导致的变化 |
B.适应“加速发展战略”的需要 |
C.应对世界农产品价格波动的措施 |
D.调整农业政策的结果 |
有人说,“对于苏俄农民而言,1920年的秋天阴云密布,1922年的春天是阳光灿烂。”这里“阳光灿烂”最有可能是因为()
A.农民无偿获得永久属于自己的土地 |
B.农民纳税后能自由支配剩余的粮食 |
C.苏维埃政府免去了农民的赋税 |
D.农民享有优先处理农产品的权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