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粒模型观察与比较。如左下图所示,在钠与氯气的反应中,每个钠原子失去1个电子,成为1个钠离子;每个氯原子得到1个电子,成为1个氯离子;钠离子与氯离子结合形成氯化钠。因为1个电子的质量大约为1个质子或中子质量的,故原子的质量几乎都集中在原子核上。
若用r、m分别表示微粒的半径和质量,以“<”或“>”或“≈”填空。
(1) m(Na) ▲ m(Na+); (2) r(Cl) ▲ r(Cl-);
(3) r(Na) ▲ r(C1); (4) r(Na+) ▲ r(Cl-)。
为了确保人体健康,需要吃些粗粮。玉米是营养成分丰富的优质粗粮,玉米中的主要成分见下表。
成分 |
蛋白质 |
油脂 |
糖类 |
水和维生素B族等 |
质量分数 |
约10% |
约5% |
约80% |
约5% |
(1)上表中含有人体所需的营养素有类。
(2)玉米初加工可得到淀粉,淀粉属于(填序号,下同)。
①.无机物 ②.糖类 ③.有机合成材料 ④.高分子化合物
(3)淀粉发酵可生产乙醇,乙醇是可再生能源。下列物质中________被认为是最清洁的燃料。
①.汽油 ②.柴油 ③.天然气 ④.氢气
用化学用语表示:
(1)3个氢氧根离子;
(2)氧化钙中钙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3)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4)盐酸是工业三强酸的一种,其溶质是;
加热条件下,下列物质在密闭容器内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
物质 |
A |
B |
C |
D |
反应前质量/g |
0.6 |
3.8 |
1.0 |
0.6 |
反应后质量/g |
待测 |
1.0 |
4.4 |
0 |
该反应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反应中A物质可能是__________。
两个烧杯中分别盛有A、B物质的饱和溶液,烧杯中无固体溶质剩余,右图是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请据图回答:
(1)若要使B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取_____________和向烧杯中加水的方法。
(2)将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温度分别从t2℃降到t1℃,A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_B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近年来,我国部分地区先后遭遇持续干旱,造成人畜饮水困难,各地采取措施积极抗旱。请回答下列问题:
(1)自然界中的水都不是纯水,利用沉淀、___________、吸附和蒸馏等方法可以净化水。
(2)“水是生命之源”,饮用水质关系到人体健康,可用___________检验水是硬水还是软水。热水瓶胆壁上的水垢的成分中含有氢氧化镁,可用醋酸溶解除去。醋酸与氢氧化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H3COOH + Mg(OH)2 ="=" (CH3COO)2Mg +2X ,则X的化学式是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