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果蝇是做遗传实验很好的材料,在正常的培养温度25 ℃时,经过12天就可以完成一个世代,每只雌果蝇能产生几百个后代。某一兴趣小组,在暑期饲养了一批纯合长翅红眼果蝇幼虫,准备做遗传实验,因当时天气炎热气温高达35 ℃以上,他们将果蝇幼虫放在有空调的实验室中,调节室温至25 ℃培养。不料培养的第七天停电,空调停用一天,也未采取别的降温措施。结果培养出的成虫中出现了一定数量的残翅果蝇(有雌有雄)。
(1)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有两种情况,一些基因通过____________控制来控制代谢过程,从而控制生物的性状;另一些基因是通过控制____________来直接影响性状。果蝇细胞中基因的载体有____________。
(2)关于本实验中残翅变异的形成有两种观点:①残翅是单纯温度变化影响的结果,其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②残翅的形成是遗传物质改变造成的。请设计一个实验探究关于残翅形成的原因,简要写出你的实验设计思路,并对可能出现的结果进行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经研究发现正常情况下,残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白眼为伴X隐性遗传。现让纯合的长翅白眼雄果蝇与纯合的残翅红眼雌果蝇杂交,F1雌雄个体交配,后代中残翅红眼果蝇中雌雄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认为基因、环境因素、性状三者关系是怎样的?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列是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相关问题。请回答:
(1)植物激素对植物生长、发育、繁殖、衰老均有一定的调节作用,对植物向光性现象解释有三种观点。观点一:单侧光导致了生长素由向光侧转移到了背光侧;观点二:单侧光导致向光侧生长素分解;观点三:单侧光导致向光侧产生了抑制生长的物质。
某生物小组为探究植物向光性的机理,设计了如右图所示装置,通过对A、B、C、D琼脂块中生长素含量分析,可以得出相应的结论。

如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支持观点一;
如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支持观点二;
如果A=B=C=D,则支持观点三。
(2)为探究赤霉素的某一生理作用,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器材:一定浓度赤霉素溶液、表面未经消毒的辣椒种子200粒、蒸馏水、脱脂棉、培养皿、恒温箱等。实验目的:验证赤霉素具有促进种子萌发的作用。
实验程序:种子消毒→浸种→分组→恒温培养→观察记录。根据某次实验的观察得到以下记录:


第2天
第4天
第6天
第8天
第10天
第12天
第14天
实验组
10%
50%
90%
97%
97%
97%[
97%
对照组
0%
10%
50%
70%
80%
90%
97%

回答问题:
①本实验设计方案中变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本实验设计方案应记录什么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据表格中数据记录可得到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学家将鱼抗冻蛋白基因转入番茄,使番茄的耐寒能力大大提高,可以在相对寒冷的环境中生长。质粒上有PstⅠ、SmaⅠ、HindⅢ、AluⅠ等四种限制酶切割位点,下图是转基因抗冻番茄培育过程的示意图(ampr为抗氨苄青霉素基因),其中①~④是转基因抗冻番茄培育过程中的相关步骤,Ⅰ、Ⅱ表示相关结构或细胞。请据图作答:

(1)在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时,可用一种或者多种限制酶进行切割。为了避免目的基因和载体在酶切后产生的末端发生任意连接,在此实例中,应该选用限制酶___________和限制酶___________分别对___________和质粒进行切割。
(2)培养基中的氨苄青霉素会抑制番茄愈伤组织细胞的生长,要利用该培养基筛选已导入含鱼的抗冻蛋白基因的番茄细胞,应使基因表达载体Ⅰ中含有______作为标记基因。
(3)研究人员通常采用___________法将鱼抗冻蛋白基因导入番茄细胞内。在分子水平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形成了相应的蛋白质通常采用___________技术。
(4)利用组织培养技术将导入含鱼的抗冻蛋白基因的番茄组织细胞培育成植株。图中③、④依次表示组织培养过程中番茄组织细胞的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过程。

科学家通过对鼠和人控制抗体产生的基因进行拼接,实现了对鼠源杂交瘤抗体的改造,生产出对人体的不良反应减少、效果更好的鼠—人嵌合抗体,用于癌症治疗。下图表示形成鼠—人嵌合抗体的过程。请据图回答:

(1)鼠源杂交瘤抗体就是从免疫小鼠的脾脏细胞中获取B淋巴细胞,在诱导剂的作用下与________细胞融合,形成__________细胞,并通过体内培养或体外培养生产单克隆抗体。这种抗体与普通血清抗体相比较,最主要的优点在于_____________,可大量制备。
(2)与植物原生质体的融合相比,动物细胞融合在诱导融合方法方面的主要区别是还常用_____________诱导融合。
(3)生产单克隆抗体一般不直接培养浆细胞,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4)科学家通过基因拼接,将鼠源抗体基因改造成鼠—人嵌合抗体基因,然后导入到鼠淋巴细胞中,这个过程中用到的工具酶有__________、__________,鼠—人嵌合抗体的生产过程属于________工程的范畴。

以下是关于哺乳动物受精和早期胚胎发育的描述,回答问题:
(1)精子的尾由______演变而成;雄性动物刚刚排出的精子,必须在雌性动物生殖道发生相应的生理变化后,才能获得受精能力,这一生理现象称为_________。
(2)获能的精子穿越放射冠和透明带,进入卵黄膜完成受精作用,会产生两次生理反应,阻止其他精子入卵,它们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受精作用结束后,受精卵在输卵管内进行有丝分裂,开始发育。胚胎发育的早期称为__________期;根据胚胎形态的变化,可将早期发育的胚胎分为受精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幼体。

根据模拟制作重组DNA分子的活动,甲DNA分子、乙DNA分子被EcoRI (作用于G A A T T C序列)酶切后,即可获得所需的目的基因和质粒。回答以下问题:
(1)绿色硬纸板(甲DNA分子)的碱基序列为:
……A T A G C A T G C T A T C C A T G A A T T C G G C A T A C……
……T A T C G T A C G A T A G G T A C T T A A G C C G T A T G……
红色硬纸板(乙DNA分子)的碱基序列为:
……T C C T A G A A T T C T C G G T A T G A A T T C C A T A C……
……A G G A T C T T A A G A G C C A T A C T T A A G G T A T G……
其中,DNA分子(填甲或乙)含有“目的基因”,另一个 DNA分子即是“质粒”。
(2)用剪刀代表酶的切割。酶切位点在(a处还是b处),此化学键称为。请用“||”在甲、乙两DNA分子上标出EcoRI的作用位点。

(3)你模拟插入的DNA片断能称得上一个基因吗?。(填能或不能)
(4)从基因文库中获取目的基因是常用方法,基因文库实际上就是指导入了某种生物不同基因的许多DNA片断的受体菌的群体。按照其中所含基因量的多少又可分为文库和文库。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