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牛胚胎性别鉴定和分割示意图,请据图完成下列问题:
(1)填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结构名称: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
(2)写出甲、乙、丙过程的技术名称:
甲________;乙________;丙________;进行乙过程时,所取的样本是________。
(3)进行甲过程时,所使用的基本仪器是________,本过程的技术关键是________。
(4)尽管胚胎分割技术在多种动物中取得成功,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__________________等,同时很难取得同卵多胎,成功率较高的是________。
周期性共济失调是一种由常染色体上的基因(用A或a表示)控制的人类遗传病。已知正常基因和致病基因转录出的mRNA长度是一样的,而致病基因导致细胞膜上正常钙离子通道蛋白结构异常,从而使正常钙离子通道的数量不足,造成细胞功能异常。该致病基因纯合会导致胚胎致死。患者发病的分子机理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
(1)人体细胞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构中有RNA分布。
(2)如果细胞的核仁被破坏,会直接影响图中________(结构)的形成。
(3)甲所代表的三个碱基对应的是产物多肽链的第一个氨基酸,甲的名称为,乙所代表的三个碱基不对应氨基酸,乙的名称为 。
(4)已知致病基因控制合成的异常多肽链较正常多肽链短,请根据图示推测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已知该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理论上一对患病夫妇生出一个女孩,是纯合子的概率是。
(6)图中所揭示的基因控制性状的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Ⅰ鸟类的性别决定方式为ZW型,雌性的性染色体组成是ZW,雄性为ZZ。北京鹌鹑种场孵化的一批雏鹌鹑中出现了一只罕见的白羽雌鹌鹑,为研究鹌鹑的羽色遗传,为该白羽雌鹌鹑选配了若干粟羽雄鹌鹑,结果F1均为粟羽。F1鹌鹑相互交配多次,后代中均有白羽出现,出现的白羽鹌鹑都是雌性。将F1的雄鹌鹑与亲本白羽雌鹌鹑交配,先后得到4只白羽雄鹌鹑。请分析回答:
(1)白羽性状的出现是_________的结果,该性状属于________(填“显性”或“隐性”)性状。
(2)若控制鹌鹑羽色的基因用D、d表示,则F2中粟羽雌鹌鹑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
(3)F1的雄鹌鹑与亲本白羽雌鹌鹑交配,得到白羽雄鹌鹑的几率为________。
(4)若选择________羽的雄鹌鹑与________羽的雌鹌鹑交配,就可通过体色直接判断出子一代鹌鹑的性别。
Ⅱ某种鱼的鳞片有4种表现型:单列鳞、野生型鳞、无鳞和散鳞,由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决定(用A、a,B、b表示),且BB对生物个体有致死作用。将无鳞鱼和纯合野生型鳞的鱼杂交,F1有两种表现型,野生型鳞的鱼占50%,单列鳞鱼占50%;选取F1中的单列鳞鱼进行互交,其后代中有上述4种表现型,这4种表现型的比例为6∶3∶2∶1,
(1)基因对此种鱼鳞片表现型的控制遵循定律。
(2)F1中的单列鳞鱼基因型为。
(3)F1的亲本基因型组合是 × 。
现有果蝇的一个精原细胞,将其中的全部核DNA双链用15N标记,再将该细胞放入不含15N标记的普通培养基中培养,先进行一次有丝分裂,再进行减数分裂形成8个精子。下图为减数分裂过程单个细胞中DNA的数量变化示意图,不考虑细胞质中的DNA,也不考虑交叉互换,则:
(1)若将有丝分裂得到的两个子细胞DNA提取出来,经密度梯度离心,在试管中的位置应为,若有丝分裂两次,则离心后在试管中的位置为,这表明DNA复制方式是。
(2)图中(填字母)时期的每个细胞中肯定有一半的染色体含15N。
(3)图中(填字母)时期的每个细胞中肯定有一半的DNA含15N。
(4)h时期的所有细胞中,含15N的细胞占总数比例为X,e时期一个细胞中,含15N的脱氧核苷酸链占总数比例为Y,则X、Y大小关系为:XY(填“>”、“<”或“=”)
(5)一个精子中含15N的染色体所占的比例大小范围为。
肺炎双球菌有许多类型,有荚膜的有毒性,能引起人或动物患肺炎或败血症,无荚膜的无毒性。下图表示1944年美国学者艾弗里和他的同事所做的细菌转化实验,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A~E组中,能导致小鼠死亡的是组。
(2)B组煮沸的目的是。
(3)D、E两组对照,能说明。
(4)发生转化的肺炎双球菌 (填“能”或“不能”)将有荚膜的性状遗传给后代。
多环芳烃菲在染料、杀虫剂等生产过程中被广泛使用,是土壤、河水中常见的污染物之一。下图表示科研人员从被石油污染的土壤中分离获得能降解多环芳烃菲的菌株Q的主要步骤。请回答:
(1)步骤①→③的培养过程中,培养液中加人多环芳烃菲作为唯一碳源,目的是。
(2)步骤①→③的培养过程中,需将锥形瓶放在摇床上振荡,一方面使菌株与培养液充分接触,提高营养物质的利用率;另一方面能。
(3)步骤④用平板划线法纯化菌株Q过程中,在做第二次以及其后的划线操作时,总是从上一次划线的末端开始划线,原因是。采用固体平板培养细菌时要倒置培养的目的是。
(4)接种环通过灼烧来灭菌,完成步骤④中划线操作,共需灼烧接种环次。
(5)为了获得分解多环芳烃菲能力更强的菌株,研究人员又对菌种Q进行了诱变处理,得到突变株K。为了比较两种菌株降解多环芳烃菲的能力,设计了下列实验,请补全实验步骤:
①取9只锥形瓶均分成三组,编号A、B、C。
②向9支锥形瓶中分别加入为唯一碳源的培养液。
③向A、B、C三组培养液中分别加入。
④28℃恒温培养3天后,测定锥形瓶中多环芳烃菲的降解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