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对中国社会发展所起的积极作用有( )
①直接推动了中国社会近代化进程 ②客观上促进了清政府的变化或变革
③有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④打击了西方殖民者的侵略势力
A.①③ | B.③④ | C.②③ | D.②④ |
据研究,唐代举荐制度与宰相累出世家现象水乳交融,难分因果。而军功也是拜相的方式,出将入相是这一时代为官者的理想追求。据此可以推断当时()
A.科举制度已形同虚设 | B.士族垄断仕途 |
C.科举制兼顾多个阶层 | D.选官方式多样 |
右图为素称“书法之山”的镇江焦山《瘗(yì)鹤铭》摩崖拓本。其书法奇特,较为成熟的楷书之中参以篆隶,行笔苍古,体势开张,有“大字之祖”之美誉。据此推断它最早可以作为哪一时期书法研究的重要实物资料()
A.春秋战国 | B.秦汉 |
C.魏晋南北朝 | D.隋唐 |
董仲舒认为,“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因此反映天命的政治秩序和政治思想都应该是统一的。这一主张表明董仲舒的治国理念是()
A.人君为政应“法天”行“德治” |
B.主张建大一统的中央集权政治 |
C.兴办太学通过教育培养出贤士 |
D.竭力救济贫困以安抚广大民众 |
《汉书·食货志》:“今农夫五口之家,其服役者不下二人,其能耕者不过百亩,百亩之收不过百石。……除井田,民得买卖。富者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故贫民常衣牛马之衣,而食犬彘之食。”材料主要反映了()
A.土地兼并的危害性 | B.小农经济的封闭性 |
C.重农抑商的必要性 | D.土地私有的合理性 |
史载,汉武帝元朔五年,封长沙王刘发之子刘贤为泉陵侯,置县级泉陵侯国。汉武帝元鼎六年置零陵郡,泉陵侯国属零陵郡管辖。东汉光武帝刘秀改泉陵侯国为泉陵县。材料主要表明()
A.封国是朝廷的主要依靠力量 |
B.封国对朝廷构成严重威胁 |
C.“推恩令”加强了中央集权 |
D.东汉初年最终废除分封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