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5℃时,AgX、AgY、AgZ均难溶于水,且Ksp(AgX) = 1.8×10-10,Ksp(AgY) = 1.0×10-12,Ksp(AgZ) = 8.7×10-17。下列说法(均在25℃)错误的是( )
A.三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的大小顺序为c(AgX)>c(AgY)>c(AgZ) |
B.若向AgY的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的AgX固体,则c(Y-)减少 |
C.若取0.188g的AgY(相对分子质量188)固体放入100 mL水中(忽略溶液体积的变化),则溶液中Y-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0×10-2mol·L-1 |
D.往C选项的溶液中加入1 mL 0.1mol·L-1的NaZ溶液,能生成AgZ沉淀 |
X、Y、Z、M代表四种金属元素。金属X和Z用导线连接放入稀硫酸中时,Z极上有H2放出;若电解Y2+和Z2+共存的溶液时,Y先析出;又知M2+的氧化性强于Y2+。则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A.X>Z>Y>M | B.X>Y>Z>M | C.M>Z>X>Y | D.X>Z>M>Y |
某原电池的电极反应式为:Zn – 2e- = Zn2+,该原电池材料及电解质溶液可能是( )
A |
B |
C |
D |
|
正极 |
Fe |
C |
C |
Cu |
负极 |
Cu |
Zn |
Fe |
Zn |
电解质溶液 |
HCl |
CuSO4 |
CuSO4 |
C2H5OH |
在一定温度下,反应A2(g)+B2(g)2AB(g)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A.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A2的同时生成n mol AB |
B.![]() |
C.单位时间内生成2n mol AB的同时生成n mol B2 |
D.容器内A2、B2、AB的物质的量之比是1∶1∶2时的状态 |
有关如右图所示原电池(盐桥中装有含琼胶的KCl饱和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A.铜片上有气泡逸出 |
B.取出盐桥后,电流计依然发生偏转 |
C.反应中,盐桥中的K+会移向CuSO4溶液 |
D.反应前后铜片质量不改变 |
用纯净的CaCO3与稀HCl反应制CO2,实验过程记录如右图所示。根据分析、判断,正确的是()
A. OE段表示的反应速率最快 |
B. EF段表示的反应速率最快,收集的CO2最多 |
C. FG段收集的CO2最多 |
D. OG段表示随着时间的推移,反应速率逐渐增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