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阅读甲文《答谢中书书》和乙文《记承天寺夜游》,完成9—12题。
【甲文】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乙文】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用“/”为文中画线句子标出停顿。
解衣欲睡月色人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晓雾将歇( ) (2)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
(3)怀民亦未寝( ) (4)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沉鳞竞跃。
(2)相与步于中庭。填空。
(1)甲文写景动静相衬,其中通过生命活动的描写,为景增添动感的语句是“__________”和 “__________”。乙文写景的名句是“__________”。(4分)
(2)甲乙两文都写了自然景物,甲文描绘了“□□之美”,乙文描写了“□□之美”。但两文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所不同,甲文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乙文则把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等微妙复杂的思想感情浓缩在文中“__________”的语句中。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回:“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用“/”标出下面句子朗读时应有的两处停顿。
其 实 味 不 同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①吏二缚一人诣王()②晏子避席对曰()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文中的“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现象说明了什么?请简要回答。( 2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13、解释加点词语的意思。
(1)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2)稍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3)父异焉,借旁近与之 ()(4)稍宾客其父()
⑸贤于材人远矣()⑹忽啼求之()翻译句子。
(1)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2)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语文课上,老师让你组织一场主题为“由方仲永所想到的”的活动,请你为该主题活动设计一段开场白吧!
文言文阅读(共10分)
阅读《三峡》,完成后面题目。
三峡
郦道元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
(1)略无阙处()(2)虽乘奔御风()
(3)每至晴初霜旦()(4)属引凄异()下列句子中“绝”字的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湖中人鸟声俱绝 |
B.绝巘多生怪柏会当凌绝顶 |
C.哀转久绝佛印绝类弥勒 |
D.沿溯阻绝夜久语声绝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翻译:
(2)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翻译:唐代诗人李白在《早发白帝城》一诗写道:“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本文在结尾处也提到了“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同样是写三峡的“猿”,但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不同。请你简要说出这两者的区别。
答:
①樵髯翁,姓程氏,名骏,世居桐城县之西鄙。性疏放,无文饰,而多髭须,因自号曰“樵髯”云。
②少读书聪颖,拔出凡辈。于艺术匠巧嬉游之事,靡不①涉猎,然皆不肯穷竟其学,曰:“吾以自娱而已。”尤嗜弈棋,常与里人弈。翁不任苦思,里人或注局凝神,翁辄颦蹙曰:“我等岂真知弈者?聊用为戏耳。乃复效小儿辈,强为解事②!”时时为人治病,亦不用以为意。诸富家尝与往来者,病作,欲得翁诊视,使僮奴候之。翁方据棋局哓哓③然,竟不往也。
③翁季父官建宁,翁随至建宁官廨,得以恣情山水,其言武夷九曲幽绝可爱,令人遗弃世事,欲往游焉。
【注释】①靡不:无不。②解事:懂事,这里指懂得下棋的技艺。③哓哓(xiāo):争辩声。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①拔出凡辈拔:②然皆不肯穷竟其学穷:
③乃复效小儿辈效:④翁方据棋局哓哓然方:选出与“得以恣情山水”中的“以”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卷石底以出 | B.是以必得躬历山川 |
C.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 D.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
翻译句子
我等岂真知弈者?聊用为戏耳。
译:对“樵髯翁”其人,你是否欣赏?请用自己的话简要说明理由。
答:
杨万里为人刚而偏。孝宗始爱其才,以问周必大①,必大无善语,由此不见用。韩侂胄②用事,欲网罗四方知名士相羽翼,尝筑南园。属万里为之记,许以掖垣③。万里曰:“官可弃,记不作可。”侂胄恚,改命他人。卧家十五年,皆其柄国之日也。侂胄专僭④日益甚,万里忧愤,怏怏成疾。家人知其忧国也,凡邸吏之报时政者皆不以告。忽族子自外至,遽言侂胄用兵事。万里恸哭失声,亟呼纸书曰:“韩侂胄奸臣,专权无上,动兵残民,谋危社稷,吾头颅如许,报国无路,惟有孤愤!”又书十四言别妻子,落笔而逝。
【注】①周必大: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②韩侂(tuō)胄:南宋重臣,以外戚身份专政十多年,位在左右丞相之上。③掖垣:泛指高官。④僭(jiàn):超越本分。下列句中的“之”与“属万里为之记”中“之”的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齐之习辞者也 | B.乃记之而去 |
C.久之,目似瞑 | D.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
下列对文段内容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孝宗当初爱惜杨万里的才干,因韩侂胄的谗言而未重用杨万里。 |
B.韩侂胄“属万里为之记,许以掖垣”,曾想要笼络杨万里。 |
C.“官可弃,记不作可”,表现了杨万里是个很有气节的人。 |
D.杨万里最终因奸臣当道,忧愤国事而死。 |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①由此不见用见:②属万里为之记属:
③侂胄专僭日益甚益:④遽言侂胄用兵事遽: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又书十四言别妻子,落笔而逝。
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