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杜牧《上李 太尉论江贼书》记载“(江贼)水劫不便,逢遇草市,泊舟津口,便行陆劫。
凡江淮草市,尽近水际,富室大户,多居其间。自十五年来,江南江北,凡名草市,劫杀皆便,只有三年再劫者,无有五年获安者。”从上述材料中可以提取的信息有
①民间集市在江淮出现                 ②古代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③草市税是国家重要收入               ④交易者财货缺乏安全保障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清朝末年,民族资本家为了逃避政府苛税和官吏的勒索,或将企业设在租界里,或“假托洋商之名”,或“船头悬着英国国旗,船尾悬着中国龙旗”。这反映了

A.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春天的到来
B.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全面萎缩
C.封建主义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阻力
D.西方列强支持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甲午战争后)“今天,随便走进哪一家农户,人们都可以看到,曾经是不可缺少的纺车,都蒙上了尘土,被人遗忘了。一捆捆机器压的孟买棉纱似乎使人注意到手纺车已经不合时宜了。”(引自姚贤镐编《中国近代对外贸易史资料》)这种现象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 B.孟买棉纱的质地优良
C.手摇纺车的效率低下 D.民族工业的举步维艰

中央电视台历史纪录片《大国崛起》解说词写道:17世纪,英国“在历史性的转变中抢占了先机,已经率先到达了现代文明的入口处……在下两个世纪里,它将傲视全球。”英国“抢占了先机”和“傲视全球”的典型表现分别是

A.通过新航路的开辟;推动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
B.确立了君主立宪制;通过《航海条例》加强了海外贸易
C.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确立了海上霸主和世界殖民霸主的地位
D.确立了君主立宪制;通过工业革命成为最发达的工业国

18世纪70年代英国城乡比例是1:2,19世纪初上升为2:3,产生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A.圈地运动使大批农民流入城市 B.工业革命改变了英国的人口布局
C.大批人口前往殖民地 D.大量外来移民涌入英国

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各民族的历史逐渐融合为一部统一的人类历史。在当时,这种“融合”和“统一”实现的主要方式是:

A.西方的殖民扩张 B.东西方的借鉴学习
C.正常的文化交流 D.宗教思想传播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