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说:“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秦始皇为 “求其宁息”的措施是:
| A.焚书坑儒 | B.推行郡县制 |
| C.攻打匈奴 | D.修筑长城 |
下表反映了1950年和1954年中国农村不同阶级人口及其占有土地比例的变化,这一变化
| 1950年 |
1954年 |
|||
| 人口比重 |
土地占有比重 |
人口比重 |
土地占有比重 |
|
| 贫农、中农 |
85.5 |
45.2 |
92.1 |
91.4 |
| 富农地主 |
14.5 |
54.8 |
7.9 |
8.6 |
①表明土地改革基本完成②标志封建剥削土地制度的废除
③是农业合作化运动的结果④为国民经济的恢复奠定了经济基础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②③ D. ②④
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对苏联的经济发展曾做过生动的评价:你要母鸡多生蛋,又不给米吃,要马跑的快,又要马儿不吃草。世界上哪有这样的道理!这段话所反映的历史信息不正确的是
| A.中国要吸取苏联的教训 |
| B.该比喻指的是苏联牺牲农业发展工业的政策 |
| C.该比喻指的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
| D.经济的发展要协调 |
近代以来,在买办、商人等群体中逐渐形成以汉字注音为特点的洋泾浜英语,下表为《近代上海人社会心态(1860—1910年)》一书中收录的一些示例。对这一现象解释不正确的是
| A.适应了中外贸易交往的需要 |
| B.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传入中国 |
| C.显示出平等、自由等文明精神 |
| D.西学东渐已涉及文化生活领域 |
读下列广告:“女学士周XX,现年28岁,……毕业于美国女子大学。现执教于京某女子学校。……自悬牌之日起,至民国8年1月止,某男士如有与XX有同等之能力及资产者,每日午后至6时,为会谈期。”对此材料评论正确的有:
①其背景为辛亥革命后,临时政府主张婚姻自由
②反映当时一些女青年思想解放
③这一现象多出现于中国的大中城市
④体现了西方近代进步思想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②③④ |
“当颇富文采的人开始发表政论性观点——一种朝廷严格禁止的,只能在通商口岸的保护下才有可能从事的活动时,中国报刊业最终超过了纯粹事实报道的水平。”材料是要说明
| A.政治变革运动推动中国报刊业的发展 |
| B.中国报刊业局限于报道新闻 |
| C.清政府严格禁止中国报刊业的发展 |
| D.中国报刊业的发展归功于通商口岸的设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