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是小张同学在学习了“近代前期中国人民反侵略、求民主的斗争”之后的一个小结。你能从中提取的正确信息是
时期 |
领导阶级 |
斗争纲领或指导思想 |
重大斗争 |
19世纪中期 |
农民阶级 |
平均主义 |
太平天国运动 |
19世纪末 |
资产阶级 |
兴民权、君主立宪 |
维新变法运动 |
19世纪末20世纪初 |
农民阶级 |
扶清灭洋 |
义和团运动 |
20世纪初 |
资产阶级 |
三民主义 |
辛亥革命 |
A.两大阶级的斗争目标趋向一致 | B.始终以民主自由思想为指导 |
C.世![]() |
D.经历了由反侵略到求民主的转变 |
对比图2与图1,可以获取的中国古代的城市商业活动发生变化的信息是
图1图2
A.打破了经商区域的界限 | B.“草市”盛行,集镇兴起 |
C.出现按地域集结的商帮 | D.政府加强对商业活动的监管 |
中国古代推行重农抑商政策的时期有
①商周②西汉③明④清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③④ | D.③④ |
明朝时,太湖地区出现大量“以机为田,以梭为米”的家庭;苏州震泽镇及近镇各村居民“尽逐丝绸之利”;松江地区男女几乎均已棉织为业;景德镇有制瓷窑1000多座。综合分析上述现象说明
A.地区性分工扩大 | B.手工业生产力提高 |
C.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 D.商品经济高度发展 |
在古代,“鼎”是权力和地位的象征,其形成至少可以追溯到
A.商周时期 | B.春秋时期 | C.战国时期 | D.秦汉时期 |
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产生了深远的社会影响,这些影响不包括
A.促进井田制瓦解 | B.促进小农经济的形成 |
C.强化了周王室的统治 | D.引发改革变法的时代风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