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
文学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在文学史上涌现出颇具特色的文学体裁,为后人称颂。下列名句相对应的文学体裁是
①“奏陶唐氏之舞,听葛天氏之歌;……山陵为之震动,川谷为之荡波”
②“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③“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④“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
上下而求索”
| A.楚辞 宋词 唐诗 汉赋 | B.汉赋 唐诗 宋词 楚辞 |
| C.楚辞 唐诗 汉赋 宋词 | D.楚辞 唐诗 宋词 汉赋 |
1876 年,美国庆祝独立一百周年而在费城举办国际博览会,有 37 个国家参展。英国展出最新的蒸汽机车,美国展出大功率电动机和发电机,德国展出加工枪炮的精密机床,中国展出的是纯银打制的 27 套件耳挖勺和小脚绣花鞋。这说明
| A.西方人喜欢中国的传统文化 | B.中国有着悠久传统文化 |
| C.中国还未跨过近代科学门槛 | D.中国生产产品工艺落后 |
根据图文提示,在下列选项中选一相关主题。
| A.关于俄国农奴制废除 | B.关于彼得一世改革 |
| C.关于明治维新 | D.关于路易十六对人民苛刻要求 |
1660-1688年的英国与1815-1830年的法国,其社会政治状况的相同特征是
| A.资产阶级革命趋于高潮 | B.旧的封建王朝复辟 |
| C.出现了军事独裁 | D.资产阶级革命基本结束 |
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最基本的社会条件是
| A.工人运动的兴起 | B.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 |
| C.社会主义思想高涨 | D.吸取人类优秀文化成果 |
1854年 ,英国外交大臣致函英国驻华公使说:“为了适应外商对农业产品已增加了的需要,……新的贸易市场尚待进行。”1856年,法国外长指令法国驻华代办,强调“商业关系的推广”,并说:“这是一个关系至高无上权益的问题。”以上材料表明
| A.英法在策划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 | B.英法希望加强与中国的贸易往来 |
| C.英法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 D.英法决定用战争来扩大在华利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