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内共生起源学说指出:线粒体、叶绿体分别起源于一种原始的好氧细菌和蓝藻类原核细胞,它们最早被原始的真核细胞吞噬进细胞内而未被消化,与宿主进行长期的共生而逐渐演化为重要的细胞器。现有的人们对叶绿体和线粒体的认识理论是否支持“内共生起源学说”?为什么?
下图为人体的肝脏、胃、部分小肠及相关的血液循环示意图,请据图回答相应的问题:
①肝脏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它分泌的消化液具有_____________功能。肝脏细胞中与分泌消化液关系最密切的细胞器是__________。
②据测定,人在饭后,从D流入肝的血液中葡萄糖含量约为140mg/dL,从A流出肝的血液中葡萄糖含量约为110mg/dL,这主要是因为_________的缘故;在饥饿时测得的数据是A中血液葡萄糖含量高于D,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
③氨是对人体有毒的物质,在血液中一般不超过0.1mg/dL,它是细胞中的氨基酸通过__________作用产生,以尿素的形式排出体外。动物实验发现,若将肝脏切除,血液中的氨浓度增加,尿中的尿素含量减少;若将肾脏切除,则血液中的尿素浓度增加;若将肾脏和肝脏均切除,血液中的尿素含量可以维持恒定。该实验说明:动物体内生成尿素的主要器官是___________。
下图示某遗传病的系谱,相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请据图回答问题:
①控制这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___________染色体上,隐性性状表现是_________。
②若第III代的4号个体与一位健康人婚配,生育出患有该遗传病孩子的概率是_________。
③有的同学对这对相对性状的遗传作出了如下假设:“该遗传病属于隐性性状,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请你以遗传图解的形式,验证本家族第I代至第II代的性状遗传是否与假设相符合?
某一座山的海拔2042米,800米以下为常绿阔叶林,800至1300米为针阔混交林,1300至1600米为针叶林,1600至1800米为灌木林,1800米以上为草地。植物的这种分带现象属于__________。
生长素能促进生长,但它的作用又会被乙烯所抵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