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化学知识系统化,有助于对化学问题的进一步认识和理解。
资料1:化学反应的碰撞理论:反应物分子间的相互碰撞是反应进行的必要条件,但并不是每次碰撞都能引起反应,只有少数碰撞才能发生化学反应。能引发化学反应的碰撞称之为有效碰撞。
资料2:化学反应的过渡态理论:化学反应并不是通过简单的碰撞就能完成的,而是在反应物到生成物的过程中经过一个高能量的过渡态。
资料3: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ΔH)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键能有关。在热力学标准态(298K、1.01×105Pa)下,由稳定的单质发生反应生成1mol化合物的反应热叫该化合物的生成热(ΔH)。
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图I是HI分解反应中HI分子之间的几种碰撞示意图,其中属于有效碰撞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选填“A”、“B”或“C”);
(2)图Ⅱ是1molNO2和CO反应生成CO2和NO过程中能量变化示意图,请写出NO2和CO
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下表是部分化学键的键能数据:
已知白磷的燃烧热为2378.0 kJ/mol,白磷完全燃烧的产物结构(P4O10)如图Ⅲ所示,则上表中
X=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Ⅳ为氧族元素的氢化物a、b、c、d的生成热数据示意图。
请你归纳:非金属元素的氢化物的稳定性与氢化物的生成热(ΔH)
之间的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国政府以国家标准的方式规定在食盐中添加碘酸钾(KIO3),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碘是合成下列哪种激素的主要原料之一()
A、胰岛素
B、甲状腺素
C、生长激素
D、雄性激素
(2)长期生活在缺碘山区,又得不到食盐供应,易患()
A、甲状腺亢进
B、贫血症
C、地方性甲状腺肿
D、糖尿病
(3)可用盐酸酸化的碘化钾淀粉溶液,检查食盐中含碘酸钾。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可观察到的明显现象为 。
食物所供应的广大营养素中, 、 和 能在人体中 (填“氧化” 或“还原” ),供给人体所需要的能量。
某溶液含有Ba2+、 Cu2+、Ag+,现用NaOH溶液、盐酸和Na2SO4溶液将这三种离子逐一沉淀分离。其流程图如下(写出最佳答案):
(1)所加试剂的化学式:A_________ 、C_________ _
(2)生成沉淀3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粗食盐中除含有钙离子、镁离子、硫酸根离子等可溶性杂质外,还含有泥砂等不溶性杂质。我们食用的精盐是用粗食盐提纯而得到的。
(1)实验室里将粗盐制成精盐的过程中,有溶解、过滤、蒸发三个主要步骤。这三步操作中都要用到玻璃棒,说明下列情况下使用玻璃棒的目的;
溶解时:_______ _ _;
过滤时:_____ _;
(2)经过过滤的食盐水仍含有钙离子、镁离子、硫酸根离子等可溶性杂质,通过如下几个步骤,可制得纯净的食盐水。正确的操作顺序可以为 ② ⑤④。
①加入稍过量的Na2CO3溶液 ②加入稍过量的NaOH溶液 ③加入稍过量的BaCl2溶液 ④滴入稀盐酸至无气泡产生 ⑤过滤
(3)Na2CO3溶液与BaCl2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某实验需要100 mL、1 mol/L的Na2CO3溶液,现通过如下操作配制:
①把称量好的固体Na2CO3放入小烧杯中,加适量蒸馏水溶解。为加快溶解可以用玻璃棒搅拌;
②把①所得溶液冷却到室温后,小心转入到容量瓶中
③继续加蒸馏水至液面至刻度线1~2cm处,改用胶头滴管小心滴加蒸馏水至溶液凹液面最低点与刻度线相切;
④用少量蒸馏水洗涤玻璃棒和烧杯2~3次,每次洗涤的溶液都小心转入容量瓶,并轻轻摇匀;
⑤将容量瓶塞紧,充分摇匀。
(1)操作步骤正确的顺序是(填序号)。①② ⑤
(2)若没有操作④,则所配溶液的浓度会 (填“偏高”或“偏低”)。
(3)若所配溶液的密度为1.06 g/mL,则该溶液的质量分数为 。
(4)在配制100 mL、1 mol/L的Na2CO3溶液时,下列操作中的 会导致结果偏低(请用序号填写)
①用托盘天平称量时砝码放在左盘
②将烧杯中的溶液转移到容量瓶时不慎洒到容量瓶外
③定容时俯视刻度线
④定容时仰视刻度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