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乙、丙、丁是4种短周期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甲和丙、乙和丁分别是同主族元素,又知乙、丁两元素的原子核中质子数和是甲、丙原子核中质子数之和的2倍,甲元素的一种同位素核内无中子。
(1)过量的乙与丁组成的一种化合物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的现象是 。写出均含甲、乙、丙、丁四种元素的两种化合物相互间发生反应,且生成气体的离子方程式 。
(2)甲与乙组成的化合物与乙和丙组成的化合物反应能产生乙单质,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用甲元素的单质与乙元素的单质可以制成电池,电池中装有KOH浓溶液,用多孔的金属惰性电极浸入KOH溶液,在A极通入甲的单质,B极通入乙的单质,则A极是该电池的 极;B极的电极反应式是: 。
(4)将丁与乙元素以原子个数1:2组成的化合物6.4g与80mL2mol/L的NaOH溶液恰好反应,则所生成溶质总质量为 g。
近年来,我国储氢钠米碳管研究获重大进展,电弧法合成的碳纳米管常伴有大量物质――碳纳米颗粒。这种碳纳米颗粒可用氧化气化法提纯。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 K2Cr2O7+ H2SO4(稀) → CO2↑+ K2SO4+ Cr2(SO4)3+
(1)完成并配平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此反应的氧化剂是_______________,氧化产物是________________。
(3)H2SO4在上述反应中表现出来的性质是_________(填选项编号)。
A.酸性 | B.氧化性 | C.吸水性 | D.脱水性 |
(4)上述反应中若产生11g气体物质,则转移电子的数目为_________。
中学化学中几种常见物质的转化关系如下:
将D溶液滴入沸水中可得到以F为分散质的红褐色胶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红褐色胶体粒子直径大小的范围:
(2)B的化学式: ,
(3)①写出C的溶液(A→C稀硫酸过量)与双氧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②写出B与少量稀硝酸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③写出A的三价氯化物水溶液与NaHCO3溶液混合后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4)写出鉴定E中阳离子的实验方法和现象:
下图所示是用于气体制备、干燥、性质验证、尾气处理的部分仪器装置(加热及夹持固定装置均已略去)。请根据下列要求回答问题。
(1)若烧瓶中盛装锌片,分液漏斗中盛装稀硫酸,则:
① 当仪器连接顺序为A→C→B→B→D时,两次使用B装置,其中所盛的药品依次是CuO、无水CuSO4粉末。其作用分别是
② D装置的作用是。
③ 加热前必须进行的操作是。
(2)若烧瓶中盛装Na2O2固体,分液漏斗中盛装浓氨水,慢慢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则: ①烧瓶内产生的气体主要有(写化学式)。
②用产生的气体经干燥后做氨的催化氧化实验,B内放置铂铑合金网,各仪器装置按气流方向从左到右连接顺序是(填字母)(A )→(D )→(B )→( D);装置B中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该现象证明NH3具有性。
把CO2通入浓的NaOH溶液中,反应开始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若继续通入CO2直至过量,则有细小晶体析出,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然后将析出晶体后的溶液分成2等份,分别滴入少量下列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⑴NaOH溶液:;
⑵HCl溶液:。
由若干种可溶性物质组成的固体混合物X,可能含有的阳离子和阴离子分别是:
为了鉴定其中的离子,现进行如下实验,试根据实验现象和要求填空。
(1)取少许该白色固体加水溶解,最后得到无色溶液;用pH试纸检测,溶液的pH为13。则X中一定不存在的离子是_____________。
(2)向溶液中滴加盐酸溶液,刚开始无沉淀,后有沉淀生成,继续滴加沉淀消失,并有无色无味气体逸出。则X中一定存在的离子是____________;又可确定X中一定不存在的离子有________________.
(3)若组成X的物质有三种,则可能是(用化学式表示,写出一组即可)____________。
(4)尚待检验的离子及检验方法是:
尚待检验的离子 |
检验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