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尚书》中最早提到“民主”一词,认为:“天惟时求民主,乃大降显休命于成汤。”意思是说暴君夏桀残民以逞,不配做民之主,推翻夏桀的成汤才是民主。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 A.文中的“民主”,实即作民之主,与君主同义 |
| B.肯定了成汤革命是推翻暴虐之政的举动 |
| C.说明早期儒学已有“天人感应”的思想萌芽 |
| D.宣扬“主权在民”,人民有权推翻统治者 |
“英国是最先发生工业革命的国家……再不需要把黑人当作商品从非洲运走,而要把他们当作劳动力留在非洲来生产原料,并为资本主义国家准备市场。”上述核心观点是
| A.英国废除了奴隶贸易 |
| B.奴隶贸易不适应工业资本主义发展的要求 |
| C.非洲的工业革命已经进行 |
| D.非洲成为了新的市场 |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指出:“尽管有这些(关税)保护措施,大工业仍然竞争普遍化了,大工业创造了交通工具……把所有的资本都变成为工业资本,从而使流通加速,资本集中”;“它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因为它使每个文明国家以及这些国家中的每一个人的需要的满足都依赖于整个世界。”对此最恰当的理解是
| A.关税保护阻碍不了资本主义竞争 |
| B.交通工具扩大了工业文明的影响 |
| C.工业革命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形成 |
| D.自由竞争增强了工业资本的流通 |
宪法通过后,共和派在众议院选举中获得多数席位。1877年支持君主制的法国总统麦克马洪迫使亲共和的内阁辞职,并解散众议院。共和派在重选中获胜,麦克马洪遭到彻底失败后承认:“不能将行使解散众议院之权树立为治国的体制”。该事件对法国政治产生的影响是
| A.维护了“议会至上”的原则 |
| B.君主派顺应历史主动退出历史舞台 |
| C.形成了内阁向总统负责的传统 |
| D.最终确立了共和政体 |
1880年7月,法国政府规定:“凡1880年7月6日以前,因政治犯罪和因违反新闻法行为而被判刑者,一律赦免。”被赦免者既有巴黎公社战士,也有君主派人士。这表明当时法国
| A.宪法规定议会有特赦的权力 |
| B.希望缓和社会矛盾,巩固共和制 |
| C.国民议会中君主派力量强大 |
| D.欲借助工人的力量建立共和政体 |
打破贵族垄断权力,建立官员选拔机制是政治文明发展中的进步趋势,下列政治家中采取措施推动这一趋势的有
①周武王②汉武帝③伯里克利④华盛顿
| A.①④ | B.②③ | C.①②④ | D.②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