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的最后一天,蒋介石在日记中写到:“本月忧患最深 各方告急与失败之报,几如雪片飞来,蓐食宵衣,兢兢业业,未敢或懈,自省俯仰无愧,信道益笃,成败利钝,一惟听天命而已。”当时造成蒋介石“忧患最深”的主要原因是 ( )
| A.人民解放军粉碎了国民党的重点进攻 |
| B.人民解放军的反攻作战取得节节胜利 |
| C.人民解放军在东北地区发动战略决战 |
| D.政治协商会议通过有利于人民的决议 |
1959年9月,美国发表一份对华政策的研究报告:取消对中国大陆的禁运,赞成中共加入联合国,台湾则为普通会员;成立“台湾共和国”,台湾军队撤出金门、马祖等。对此,台湾方面回应:《开罗宣言》早已明文规定台湾归还中国,自1945年起即无所谓有台湾的法律地位问题。这表明
| A.蒋介石改变追随美国的政策 | B.中美关系出现重大转折 |
| C.台湾当局坚持“一个中国” | D.海峡两岸关系日趋紧张 |
恩格斯称《宣言》是共产党人的第一个周详的理论和实践纲领,对那些打着“社会主义”旗号的杂七杂八的思潮加以甄别和澄清,对于确立科学社会主义在工人运动中的主导地位,无疑是完全必要的。恩格斯在此强调的是《宣言》的发表
| A.促进世界无产阶级真正走向联合 | B.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
| C.为工人斗争增添了科学性 | D.意味着空想社会主义实验的终结 |
德意志帝国成立后,各邦保留了程度不等的司法权,如巴伐利亚规定若未经批准,则其居民与普鲁士、萨克森等外邦的婚生子女视为私生。1872年以后,帝国陆续颁布刑法典.民法典.法院组织法等,统一调整审判程序、诉讼程序,并成立拥有最高司法权的帝国法院。上述材料最能说明德国的政治制度
| A.由联邦制趋向于中央集权制 | B.包含有浓厚的专制主义色彩 |
| C.抑制了各联邦成员的司法权 | D.进一步适应了民主化的要求 |
意大利在14世纪初书籍价格极高,用一所房子加一块土地才能购置一本文法书,甚至教皇尼古拉五世未发迹时曾因购书而身负重债。至17世纪,囊中羞涩之士购买心仪书籍已非难事,而佛罗伦萨购书上百册的家庭已超过13.6%。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背景是
| A.活字印刷术的传播 | B.人文精神的普及 |
| C.资本主义萌芽推动 | D.近代教育的发展 |
英国著名法律史学家梅囚(1822—1888)说:“我找不出任何理由,为什么罗马法律会优于印度法律,假使不是有‘自然法’理论给了它一种与众不同的优秀典型”。梅因意在强调
| A.罗马法优于其他国家的法律 | B.罗马法受到了自然法精神的影响 |
| C.罗马法的产生发展与众不同 | D.公民法、万民法与自然法源远流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