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为《五口通商时期中国丝茶出口情况表》,影响丝、茶出口总值变化的因素有( )
年份 |
茶(磅) |
丝(包) |
1843 |
17727750 |
1787 |
1849 |
82980500 |
16298 |
1854 |
109369000 |
54233 |
1858 |
103564400 |
85970 |
①丝、茶生产日益商品化 ②小农经济完全解体
③列强对华经济侵略加剧 ④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④ | C.②③④ | D.①③④ |
康有为认为:要达到幸福快乐的大同之世,必须推行“公养”、“公教”、“公恤”的社会福利制度。……儿童6岁入“小学院”,11岁入“中学院”,16岁入“大学院”,20岁毕业。经过长达14年的义务教育培养,使每一个年轻人都受到良好的教育和专门的技术训练。材料表明他()
①深受儒家大同思想影响②注重培养国民的民主共和意识
③主张效仿西方改善民生④提倡学习西方职业教育
A.①②③④ | B.①③④ | C.②③ | D.①④ |
导致中国人由学习西方“器物”转向学习“制度”的决定性因素是()
A.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程度不断加深 | B.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
C.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不断走向科学 | D.中国无产阶级独立登上历史舞台 |
前期新文化运动与资产阶级改良派、革命派的思想相比,就其作用而言,主要“新”在( )
A.传播了西方资产阶级民权思想 |
B.较为彻底地批判了封建正统思想 |
C.绝对肯定了西方文化的进步性 |
D.深入研究和传播了马克思主义 |
对洋务派“中学为体,西学为要”的思想解释教为全面的是()
A把传统封建制度作为立国根本,发扬光大
B.在不触动封建制度前提下学习西方先进技术
C.学习西方的军事技术来抵抗外来侵略
D.对西方先进技术和政治制度兼收并蓄
“外夷奇技,其始皆出中华,久之中华失其传,而外夷袭之”,有诗云:“西夷制器呈奇巧,半是中华旧制来”。这种“西学中源”说的解释目的在于
A.反对学习西方 | B.为变法作解释 | C.宣传西用中体 | D.维护中华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