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土的锡青铜(铜锡合金)文物常有Cu2(OH)3Cl覆盖在其表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锡青铜的熔点比纯铜高 |
B.在自然环境中,锡青铜中的锡对铜起保护作用 |
C.锡青铜文物在潮湿环境中的腐蚀比干燥环境中慢 |
D.生成Cu2(OH)3Cl覆盖物是电化学腐蚀过程,但不是化学反应过程 |
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对于反应nA(g)+B(g)2C(g),平衡后增大压强,A的百分含量减小,则n≥2。
B. 对于反应2A(g)B(g)△H<0,若体系温度不再变化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C.对于反应2A(g)B(g),恒温,恒容条件下气体密度不再变化,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D.对于反应2A(g)B(g),若v(A)正=2v(B)逆,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有一支50mL酸式滴定管,其中盛有溶液,液面恰好在10.00mL刻度处。把滴定管中的溶液全部排出,其体积mL。
A.大于40.00 | B.等于40.00 | C.大于10.00 | D.等于10.00 |
下面有关电化学的图示,完全正确的是
中学化学教材中有大量数据,下列为某同学对数据的利用情况,其中不正确的是:
A.用溶解度数据判断煮沸Mg(HCO3)2溶液得到的产物是Mg(OH)2而不是MgCO3 。 |
B.用pH数据推测不同强酸弱碱盐在水溶液中水解程度的大小。 |
C.用反应热数据的大小判断不同反应的反应速率的快慢。 |
D.用平衡常数的大小判断化学反应可能进行的程度。 |
已知25℃、101kPa下,如右题图所示,石墨的燃烧热为393.51kJ/mol,金刚石的燃烧 热为395.41kJ/mol 。下列说法或表达正确的是:
A. 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B. C(s、石墨)=C(s、金刚石) △H=+1.9 kJ/mol
C. △H1<△H2
D 如果使用催化剂,△H1和△H2都变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