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Ⅰ.如下图所示,将2molA气体和1molB气体充入一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A(g)+B(g) 2C(g).反应开始时可滑动的活塞的位置如甲图所示,当反应达到平衡时,活塞位置如乙图所示。则当达到平衡时,A的转化率为          ;该条件下的反应的平衡常数为             

Ⅱ.(1)已知298K时,1molC2H6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液态水,放出热量1558.3KJ。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2)利用该反应可设计一个燃料电池:用氢氧化钾溶液做电解质溶液,用多孔石墨做电极,在电极上分别充入乙烷和氧气。写出负极的电极反应式               
(3)用石墨做阳极,铁棒做阴极,电解硫酸铜溶液,则石墨棒上的电极反应式为                        ;如果起始时盛有1000mL PH=5的硫酸铜溶液(25℃)(足量),一段时间后溶液的PH变为1,若要使溶液恢复到起始浓度(忽略溶液体积变化),可向溶液中加入          (填物质名称),其质量约为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探究温度、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提供下列四种试剂:①氢氧化钠溶液(质量分数为50%),②浓盐酸、③浓硫酸,取三种金属:铁片、铜片、铝片(表面用砂纸打磨过)做实验:
(1)若要证明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可选用的试剂编号为
(2)室温下,将三种金属分别投入上述某种试剂中,均不能观察到明显的现象,试剂的编号是
(3)有一种试剂只能和上述三种金属中的一种发生化学反应,该试剂的编号是
该反应的氧化剂是

(8分)胃酸(主要成分为盐酸)过多是常见的胃病。甲、乙两种中学课本中用以治疗胃酸过多的常见胃药,以下是它们的说明摘要。
甲:(1)白色结晶状粉末,可缓缓分解;
(2)能溶于水,水溶液呈弱碱性;
(3)遇酸及酸性药物则产生二氧化碳;
乙:(1)与胃酸是中和作用缓慢而持久,可维持3~4小时。
(2)凝胶本身覆盖于溃疡面上,具有保护作用。
(3)可溶于稀酸或氢氧化钠溶液中。
(1)请你推测,甲中含有的主要化学成份是(填中文名称);乙中含有的主要化学成份是(填化学式)。
(2)试写出甲中含有的主要化学成份引起胃胀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试写出乙中含有的主要化学成份分别与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氯碱工业是最基本的化学工业之一,离子膜电解法为目前普遍使用的生产方法,其生产流程如下图所示:

(1)该流程中可以循环的物质是
(2)电解法制碱的主要原料是饱和食盐水,由于粗盐水中含有Ca2+、Mg2+、SO42-等无机杂质,所以在进入电解槽前需要进行两次精制,写出一次精制中发生的离子方程式:,若食盐水不经过二次精制就直接进入离子膜电解槽会产生什么后果:
(3)下图是工业上电解饱和食盐水的离子交换膜电解槽示意图(阳极用金属钛网制成,阴极由碳钢网制成)。则B处产生的气体是,E电极的名称是。电解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4)从阳极槽出来的淡盐水中,往往含有少量的溶解氯,需要加入8%~9%的亚硫酸钠溶液将其彻底除去,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已知在电解槽中,每小时通过1安培的直流电可以产生1.492g的烧碱,某工厂用300个电解槽串联生产8小时,制得32%的烧碱溶液(密度为1.342吨/m3)113m3,电解槽的电流强度1.45 ×104A,该电解槽的电解效率为

Ⅰ、已知:C(s)+H2O(g)CO(g)+H2(g); ΔH一定温度下,在1.0 L密闭容器中放入1 mol C(s)、1 mol H2O(g)进行反应,反应时间(t)与容器内气体总压强(p)的数据见下表:

时间t/h
0
1
2
4
8
16
20
25
30
总压强p/100 kPa
4.56
5.14
5.87
6.30
7.24
8.16
8.18
8.20
8.20

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哪些选项可以说明该可逆反应已达平衡状态
A.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发生改变
B.消耗1 mol H2O(g)的同时生成1 mol H2
C.混合气体的总体积
D.v正(CO) = v逆(H2)
(2)由总压强P和起始压强P0表示反应体系的总物质的量n总,n总=mol;
Ⅱ、根据最新“人工固氮”的报道,在常温、常压、光照条件下,N2在催化剂表面可与水发生反应生成NH3,反应方程式:2N2(g)+ 6H2O(l)4NH3(g)+ 3O2(g),进一步研究生成量与温度的关系,常压下测得部分数据如下表:

(1)该反应的△H_____O, △S____0(填“>,<,=”)
(2)该反应在30℃、40℃时化学平衡常数分别为K1、K2,则K1_______K2(选填“>,<,=”)
(3)与目前广泛应用的工业合氨相比,该方法的固氮速率慢,氨的生成浓度低,有人提出在常压、450℃下进行该反应,效率将更高,科学家认为该方案不可行,理由是__________.
Ⅲ、向等物质的量浓度Na2S、NaOH混合溶液中滴加稀盐酸至过量。其中H2S、HS−、S2−的分布分数(平衡时某物种的浓度占各物种浓度之和的分数)与滴加盐酸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忽略滴加过程H2S气体的逸出)。

试分析:
①B曲线代表(用微粒符号表示)分数变化;滴加过程中,溶液中一定成立:c(Na+)=
②M点,溶液中主要涉及的离子方程式:

根据题给信息,完成下列各小题:
Ⅰ、某造纸厂排出的废水,经取样分析其中除了含有游离汞、纤维素以及其它的有机物外,其它成分为c(Na+)=4×10—4mol/L,c(SO42—)=2.5×10—4mol/L,c(Cl—)=1.6×10—5mol/L,c(NO3—)=1.4×10—5mol/L,c(Ca2+)=1.5×10—5mol/L,则该废水的pH为________
Ⅱ、有四种一元酸HA、HB、HC、HD,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NaD和NaB溶液的pH,前者比后者大;NaA溶液呈中性;1mol/L的KC溶液遇酚酞试液呈红色;同体积、同物质的量浓度的HB、HC分别作导电性试验,发现后者的导电性比前者强,则这四种酸的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Ⅲ、常温下,将某一元酸HA和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两种溶液的浓度和混合后所得
溶液的pH如下表:

实验编号
HA物质的量浓度(mol/L)
NaOH物质的量浓度(mol/L)
混合溶液的pH

0.1
0.1
pH=9

c
0.2
pH=7

0.2
0.1
pH<7

请回答:
(1)从①组情况分析,HA是强酸还是弱酸__________(填“强酸”或“弱酸”);
(2)①组实验所得混合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OH-)=__________mol·L-1。
(3)②组情况表明,c__________0.2 mol/L(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混合液中离子浓度c(A-)与c(Na+)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_
(4)从③组实验结果分析,说明HA的电离程度__________NaA的水解程度(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该混合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