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将A中液体加入到B中,在甲装置内制备某种气体,在乙装置对甲中产生的气体进行性质实验。
(1)若要检查甲装置的气密性,具体的操作步骤为 。
(2)若在分液漏斗A中盛浓盐酸:
①若B中盛有某种紫黑色固体,C中盛有KI淀粉溶液,旋开F.E后,C中的溶液变蓝色,则B中固体为 ;继续通气体于C中,足够长的时间后,发现C中溶液蓝色褪去,这是因为在溶液中的I2被氧化为HIO3,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②若B中盛有某种无色液体,当C中盛石蕊试液时,旋开F.E后,C中的溶液变红色,当C中盛品红溶液时,旋开F.E后,品红溶液不褪色,则B中无色液体为 。
当C中盛溶液时,写出C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但我们发现在将A中液体加入圆底烧瓶中速度过快会有危险,你认为应如何简单的改进该装置就能避免该危险: 。
Ⅱ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水:但有的同学会提出: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会不会生成H2O2;根据我们的经验,H2O2不稳定,即便是有少量H2O2生成,也会因火焰的高温而分解。某课外兴趣小组利用上题中的甲装置设计了如下图所示装置验证H2在空气中燃烧的产物中是否含有H2O2。试填空:
(1)甲同学从下列试剂中选择了一种检验试剂,成功检测到了H2O2的存在,该试剂是
A.淀粉溶液 | B.氯化钠溶液 |
C.氢氧化钠溶液 | D.淀粉碘化钾酸性溶液 |
甲同学检验时证明H2O2产生的实验现象是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2)乙同学用较稀的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作为检验试剂,实验时观察到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生成Mn2+),由此也证明了氢气燃烧有H2O2,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亚硝酸钠属剧毒物质,是一种食品护色剂。人体摄入过多的亚硝酸钠,30min即出现恶心、呕吐、全身 无力、皮肤青紫等中毒症状,严重者昏迷、抽搐、呼吸衰竭而死亡。我国因亚硝酸钠严重污染或以“工业盐”(亚硝酸钠)作为食盐误食引起恶性食物中毒事故屡有发生。所以 ,在肉制品加工中使用护色剂必须严格控制其使用量,确保食用安全。
(1) 已知NaNO2能发生如下反应:2NaNO2+4HI=2NO+I2+2NaI+2H2O,反应中氧化剂是_________,若有2mol NaNO2发生反应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_________mol。
(2)根据上述反应,可以用试纸和生活中常见的物质进行实验,以鉴别NaNO2和NaCl,可选用的物质有①自来水②碘化钾淀粉试纸③淀粉④白糖⑤食醋⑥白酒。进行实验时,必须选用的物质有_____________。
(3)若误食亚硝酸盐会导致血红蛋白中亚铁离子转化为铁离子而中毒。服用维生素C可解除亚硝酸盐中毒。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_。
A.亚硝酸盐是还原剂 | B.维生素C是还原剂 |
C.维生素C能把亚铁离子氧化为三价铁离子 | D.亚硝酸盐被氧化 |
下表是某地区市场上销售的一种“加碘食盐”包装袋上的部分文字说明。请根据此表,结合化学和生物学科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配料表![]() |
精制海盐、碘酸钾 |
含碘量 |
20~40mg/kg |
卫生许可证号 |
××卫碘字(1999)第001号 |
分装日期 |
见封底 |
储藏方法 |
密封、避光、防潮 |
食用方法 |
烹调时,待食品熟后加入碘盐 |
(1)要在食盐中加碘,是因为碘是人体内合成____________激素的主要原料,缺碘会引起疾病。
(2)食盐中加碘,这碘指的是(填化学式),其中碘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
(3)根据含碘盐的食用方法,可推测碘酸钾在受热时容易___________________。
某兴趣小组同学进行乙醛的银镜反应,实验操作步骤如下:
A.在试管里先注入少量NaOH溶液,振荡,然后加热煮沸。把NaOH溶液倒去后,再用蒸馏水洗净试管备用。 | ||
B.在洗净的试管里配制银氨溶液。 | C.沿试管壁加入乙醛稀溶液。 | D.加热。请回答下列问题: |
(1)步骤A中加NaOH溶液振荡,加热煮沸的目的是: 。
(2)步骤D应选择的加热方法是(填下列装置编号)
(3)乙醛发生银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该兴趣小组的同学还对乙醛进行银镜反应的最佳实验条件进行了探究(实验如下表):
实验变量 实验序号 |
银氨溶液的量/mL |
乙醛的量/滴 |
温度/℃ |
反应混合液的pH |
出现银镜的时间/min |
1 |
1 |
3 |
65 |
11 |
5 |
2 |
1 |
3 |
45 |
11 |
6.5 |
3 |
1 |
5 |
65 |
11 |
4 |
①实验1和实验2,探究的是。
②当银氨溶液的量为1 mL,乙醛的量为3滴,温度为55℃,反应混合液pH为11时,出现银镜的时间为min。(填范围)
③你认为探究乙醛进行银镜反应的最佳条件,除了测定银镜出现的时间外,还需要比较不同条件下形成的银镜的。
用中和滴定法测定某烧碱的浓度。请回答在主要操作过程中的有关问题:
(1)将1.70g含有少量杂质(不与盐酸反应)的固体烧碱样品配制成200mL溶液。将0.20mol/L的盐酸标准溶液装入酸式滴定管,滴定时,锥形瓶中加2—3滴作为指示剂;滴定过程中,左手控制活塞,右手旋转摇动锥形瓶,眼睛应注视,
当时即为滴定终点。有关数据如下:
滴定序号 |
待测溶液体积(单位:mL) |
所消耗盐酸体积(单位:mL) |
||
滴定前读数 |
滴定后读数 |
消耗盐酸体积 |
||
1 |
20.00 |
0.50 |
20.60 |
V(平)= ________ |
2 |
20.00 |
6.00 |
26.00 |
(2) 计算:测得NaOH溶液的浓度为____________mol/L,烧碱样品的纯度为
(3)若该学生测定值偏大了,则引起测定误差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酸式滴定管用水洗后,未用标准酸液润洗
B.酸式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气泡未排除,滴定后气泡消失
C.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后,未用碱液洗
D.酸式滴定管起始读数俯视,滴定后读数仰视
E.在滴定过程中向锥形瓶中添加少量蒸馏水
F.取待测液时,碱式滴定管未用碱液洗
G.当指示剂局部变色时,停止滴定
某学生欲用已知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来测定未知物质的量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时,选择甲基橙作指示剂。请填写下列空白:
(1)用标准的盐酸溶液滴定待测的氢氧化钠溶液时,左手把握酸式滴定管的活塞,右手摇动锥形瓶,眼睛注视_______ ________。直到因加入一滴盐酸后,溶液由黄色变为橙色,并_______________为止。
(2)下列操作中可能使所测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数值偏低的是_______________
A.酸式滴定管未用标准盐酸溶液润洗就直接注入标准盐酸溶液 |
B.滴定前盛放氢氧化钠溶液的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净后没有干燥 |
C.酸式滴定管在滴定前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 |
D.读取盐酸体积时,开始仰视读数,滴定结束时俯视读数 |
(3)若滴定开始和结束时,酸式滴定管中的液面如图所示:则起始读数为_________mL,终点读数为_____________mL;所用盐酸溶液的体积为______________ mL。
(4)某学生根据三次实验分别记录有关数据如下表:
请用上述数据列式计算该氢氧化钠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