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现有两个小麦品种,一个纯种小麦性状是高杆(D),抗锈病(T);另一个纯种小麦的性状是矮杆(D,易染锈病(t)。两对基因独立遗传。育种专家提出了如下图所示的Ⅰ、Ⅱ两种育种方法以获得小麦新品种。问:

(1)要缩短育种年限,应选择的方法是_       _,依据的变异原理是_      __;另一种方法依据的原理是_ ___  _____  
(2)图中①的基因组成为_ ___  __,④基因型为_ ___  __。
(3)(二)过程中,D和d的分离发生在__             __;(三)过程采用的方法称为_     _                  __;(四)过程最常用的化学药剂是__           _。
(4)(五)过程产生的抗倒伏抗锈病植株中的纯合体占_   _;如果让F1按(五)、(六)过程连续自交2代,则⑥中符合生产要求的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__    __。
(5)如将方法Ⅰ中获得的③⑤植株杂交,再让所得到的后代自交,则后代各种基因型的比例为___     _                             ___。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请仔细观察下图,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所示是某动物细胞的细胞分裂,其中A图是 分裂 期。B图是
分裂 期。
(2)A图所示的细胞中有_______对同源染色体,B图所示的细胞中有 对同源染色体。
(3)A图所示细胞代表的动物体内有_______对同源染色体;B图所示细胞代表的动物体内有_________对同源染色体。
(4)A、B两图所代表的动物 (是、不是)同一种动物,理由是

100年来,果蝇作为经典模式生物在遗传学研究中备受重视。请根据以下信息回答问题:
(1)卷刚毛弯翅雌果蝇与直刚毛直翅雄果蝇杂交,在F1中所有雌果蝇都是直刚毛直翅,所有雄果蝇都是卷刚毛直翅。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位于_____和_____染色体上(如果在性染色体上,请确定出X或Y),判断前者的理由是__ ____。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用D、d和E、e表示,F1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_____和_____。F1雌雄果蝇互交,F2中直刚毛弯翅果蝇占得比例是______。
(2)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无其他性状效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只果蝇X染色体上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实验并预测最终实验结果。
实验步骤:



结果预测:
I如果,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
II如果,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不完全致死突变;
III如果,则X染色体上没有发生隐性致死突变。

“人类基因组计划”是一个庞大的工程,参加这项计划的有美、英、日、法、德和中国科学家,这项计划的目标是绘制四张图,每张图都涉及到人类一个染色体组,大约3~5万个基因。2000年6月26日,六国科学家向全世界宣布:“人类基因组草图”的绘制已经全部完成。它的实际内容是人类24条染色体上的30亿个碱基对的测序工作已经完成,其准确率达90%以上,2001年1月,六国科学家又宣布“人类基因组精图”绘制完成。不久前,中国科学家宣布:我国在世界上第一次完成“水稻基因组”的全部测序工作。
(1)“人类基因组计划”需要测定人类的24条染色体的基因和碱基顺序,试指出这24条染色体是,为什么不测定23条,因为
(2)若水稻的体细胞中含24条染色体,则“水稻基因组”测定的染色体是条。
(3)DNA分子只含有4种脱氧核苷酸,能构成人的3~5万个基因的原因是
(4)科学发现:人类蛋白质有61%与果蝇同源,43%与线虫同源,46%与酵母菌同源,这一事实可以从水平说明生物之间存在关系。

右图为真核细胞中DNA分子复制图解,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过程发生在期。
(2)组成DNA分子的基本单位是__________________,它是由一分子____________、一分子______________和一分子______________所组成。
(3)图中1示意的过程是DNA分子利用细胞提供的___________,在有关酶的作用下,把扭成螺旋的双链解开,这个过(4)图中2示意的是以母链为模板,按照______________原则进行子链合成,参与此过程的酶是

研究证实ATP既是“能量通货”,也可作为神经细胞间信息传递中的一种信号分子,其作为信号分子的作用机理如图所示。请分析回答:

(1)神经细胞中的ATP主要来自(生理过程),其结构简式是。研究发现,正常成年人安静状态下24小时有40 kg ATP发生转化,而细胞内ADP、ATP的浓度仅为2 — 10 mmnol/L,为满足能量需要,人体解决这一矛盾的合理途径是
(2)由图可知,细胞间隙中的ATP在有关酶的作用下,磷酸基团逐个脱离下来,最后剩下的是
(3)一些神经细胞不仅能释放典型神经递质,还能释放ATP,两者均能引起受体细胞的膜电位变化。据图分析,科学家当初推测ATP可作为神经细胞间传递信息的信号分子的实验思路是:用化学物质阻断神经递质在神经细胞间的信息传递后,发现;寻找到靶细胞膜上有
(4)为了探究肌肉收缩的直接能源是ATP还是葡萄糖,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利用下列实验材料进行了相关的探究活动。假设你是该研究性小组的成员,请完善实验方案并回答问题。
一、实验方案:
①实验材料及用具:新鲜的骨骼肌标本、ATP溶液、葡萄糖溶液、电极、滴管等。
②实验步骤:
a.取两个新鲜的骨骼肌标本,分别标记A、B;



二、最可能的实验现象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