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政治制度复杂多样,名目繁多,并且是多变的,但无论怎样变化,总有一些特点是传承的和稳固的。下列不属于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特点的是
| A.皇权至上 | B.高度中央集权 | C.由复杂到简单 | D.深受宗法、等级观念影响 |
一位英国学者回忆道:“从德国电台中我起先只听到欢呼胜利的大喊大叫和恶毒的咒骂。希特勒相信宣传的力量,战争头两年里的成功超出了最大胆的期望”。德国在战争头两年之所以能如此成功,主要是因为
| A.希特勒的宣传所产生的巨大力量 | B.德国狂热的民族主义所产生的力量 |
| C.德国拥有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军事力量 | D.主要的反法西斯国家尚未联合起来 |
下图是1942年的一幅战争宣传海报,题名《绞死希特勒》。图中三只手代表着当时对德作战的主要三个国家,这三国是
| A.美国、英国、法国 | B.英国、法国、苏联 |
| C.美国、英国、苏联 | D.美国、法国、苏联 |
慕尼黑协定签订后不久,丘吉尔在英国下院演讲说:“这无疑是西方民主国家向纳粹武力威胁的彻底投降。这种失败不会给英国和法国带来和平或安全,恰恰相反,这将使这两个国家的处境更为软弱和更加危险。”这表明丘吉尔
①斥责张伯伦的绥靖政策②主张制止法西斯侵略③反对把战争祸水东引④认为绥靖政策是在怂恿侵略
| A.①④ | B.①② | C.②③④ | D.①②④ |
歌曲《雅拉玛》中唱道:“西班牙有个山谷叫雅拉玛/人
们都在怀念着它/多少个同志倒在山下/雅拉玛开遍了鲜花/国际纵队留在雅拉玛/保卫自由的西班牙/他们宣誓要死守山旁/打败法西斯狗豺狼”。上述歌词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发生于
| A.19世纪30年代 | B.20世纪30年代 |
| C.19世纪40年代 | D.20世纪40年代 |
1917年,中国北洋政府对德宣战,并派出大批劳工到欧洲战场服役。80多年后,时任法国总统的希拉克曾这样评价说,“任何人都不会忘记这些远道而来的、在一场残酷的战争中与法国共命运的勇士,他们以自己的灵魂和肉体捍卫了法国的领土、理念和自由”。结合上述材料,对中国参战的诸多评价中,你最赞成的是
| A.对德宣战导致不少中国劳工丧生 | B.对德宣战是段祺瑞政府的错误决策 |
| C.对德宣战客观上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 D.对德宣战不利于一战的尽快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