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A、Z、R、D、E、F、G是七种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不大于20的元素,其中有两种非金属元素位于同一土族。己知A、Z、D均能与R形成原子(或离子)个数不同的儿种常见化合物。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若X、Y是D、F形成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浓度均为0.1mol/L的X、Y溶液的pH之和为14,则X、Y的晶体熔点相对高低为(写化学式)             ,导致这种差异存在的原因是                                在相同温度下,相等物质的量浓度的X、Y各自的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的相对大小关系为   
(2)A与Z、E均可形成正四面体构型的气态分子Q、P,又知P的燃烧热为1430kJ/mol.则其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             
(3)R与D、F间;R与F、G间均可形成多种化合物,其中有两种是目前广泛使用的具有消毒杀菌能力的化合物。则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这两种物质的溶液,消毒杀菌能力较强的物质的化学式为                         ,另一种物质的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4)上述七种元素间能形成多种常见二元化合物,其中Z与G形成的一种化合物存在两类化学键的物质溶于HC1溶液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ZR2的电子式是        ,该分子的空间构型为     化合物ZRF2的结构式为____
(5)R能形成多种单质,如R2、R3,研究表明,新近制得的一种组成为R4的分子中,每个R原子均与另外两个R原子各形成一个键,则1molR4中共用电子对数为____NA,列有关R4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R4与R3、R2互为同位素           
②R4不能与A、Z、D的单质反应
③R4中各原予最外层均为8电子结构   
④R4是1种新型化合物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金刚石、二氧化硅等原子晶体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反应① Fe(s)+CO2(g)===FeO(s)+CO(g);△H1=" a" kJmol-1
反应② CO(g)+1/2O2(g)===CO2(g);△H2=" b" kJmol-1
测得在不同温度下,在密闭容器中进行的反应①的平衡常数K值随温度的变化如下:

(1)反应①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a0(填“>”、“<”或“="”)。" 在 500℃2L 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①,Fe 和 CO2的起始物质的量均为4mol,10min后达到平衡状态,平衡时CO2的转化率为,用CO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
(2)700℃反应①到平衡,要使该平衡向右移动,其它条件不变时,可以采取的措施有(填序号)。

A.缩小反应器体积 B.通入CO2 C.升高温度到900℃ D.使用合适的催化剂

(3)下列图像符合反应①的是(填序号)(图中v是速率、为混合物中CO的含量,T为温度)。

(4)由反应①和②可求得反应2Fe(s)+O2(g)===2FeO(s) △H3中的△H3=(用含a、b的代数式表示)。
(5)如下图是甲醇燃料电池(电解质溶液为KOH溶液)的结示意图,则a处通入的是
(填“甲醇”或“氧气”),b处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是:

有一瓶澄清的溶液,其中可能含有NH4+、K+、Ba2+、Al3+、Fe3+、 I-、NO3-、CO32-、SO42-、AlO2-。取该溶液进行以下实验:
①用pH试纸检验,溶液呈强酸性。
②取溶液适量,加入少量CCl4和数滴新制氯水,振荡,CCl4层呈紫红色。
③另取溶液适量,逐滴加入NaOH溶液,现象如下:
a.溶液从酸性变为中性;b.溶液逐渐产生沉淀;c.沉淀逐渐溶解,直至消失;
d.最后加热溶液,有气体放出,该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④取适量③得到的碱性溶液加入Na2C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1)仅由③可证明离子存在;写出c、d所涉及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离子反应的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c_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__。
(2)综合判断填空:
①上述澄清溶液中一定存在的离子有
②可能存在的离子有,检验该离子是否存在的方法为

A、B、C、D是短周期元素形成的四种气体单质。E、F均为气体,且F为红棕色。有关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反应条件均已略去)。

请回答下列问题:
(1)D的化学式为
(2)反应③的离子方程式为
(3)Y和E在一定条件下可反应生成B和Z,这是一个具有实际意义的反应,可消除E对环境的污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0.1mol/L的X溶液和0.1mol/L的Y溶液等体积混合,溶液呈________性;(填“酸”、“碱”或“中”)该溶液中各离子浓度大小关系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常温下0.1mol/L的Y溶液中c(H+)/c(OH-)=110-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溶液的pH=11;
B.该溶液中的溶质电离出的阳离子浓度0.1mol/L
C.该溶液中水电离出的c(H+)与c(OH-)乘积为110-22
D. pH=3的盐酸溶液V1 L与该0.1mol/L的Y溶液V2 L混合,若混合溶液pH=7,则:V1>V2
E.将pH=11的Y溶液加水稀释100倍后,pH值为9;
(6)化合物E在一定条件下于一定体积的容器中可发生身氧化还原反应,测得容器内气体的压强略小于原来的2/3,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短周期中的A、B、C、D、E 5种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D同主族;A、B的原子序数之和等于C的原子序数;C2−离子与D+离子的核外电子数相等;B原子与D+离子的核外电子数之和等于E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且D、E两元素能形成微粒个数比为1︰1的离子化合物。
(1)E元素的离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
(2)A与B元素、A与C元素均可构成18电子的分子,其化学式分别为______、_______。
(3)A、C元素可组成原子个数比为1︰1的共价化合物乙,将E单质通入乙的水溶液中,生成一种强酸,并有气体放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A、B、C、D、E中的任意三种元素可组成多种化合物,X和Y是其中的两种。X和Y都是既含离子键又含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将X、Y分别溶于水时,X能促进水的电离,而Y能抑制水的电离,X水溶液的pH<7,Y水溶液的pH>7。
将0.2mol·L−1的X溶液与0.1mol·L−1的Y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呈碱性。请判断:
①X的化学式为,Y的化学式为
②混合溶液中各种带电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1)一定温度下,在恒容密闭容器中NO2与O2反应如下:4NO2(g)+O2(g) 2N2O5(g);
若已知K350℃< K300℃,则该反应是_______反应(填“吸热”或“放热”)。
反应达平衡后,若再通入一定量NO2,则平衡常数K将______,NO2的转化率(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若初始时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N2O5,下表为N2O5分解反应在一定温度下不同时间测得N2O5浓度的部分实验数据:

t/s
0
500
1000
c(N2O5)/mol·L1
5.00
3.52
2.48

①写出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
②1000 s内N2O5的分解速率为
③若每有1molN2O5分解,放出或吸收QkJ的热量,写出该分解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