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2010年10月1日18时搭载着嫦娥二号卫星的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升空。将“嫦娥二号”卫星成功送入太空。这标志着中国探月工程二期任务迈出坚实的一步,同时为新中国61周岁生日献上一份厚礼。
发展深空探测技术,和平开发利用太空,是中国人民始终不渝的追求。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特向参加这次工程任务的广大科技工作者、干部职工和解放军指战员发出贺电表示慰问。嫦娥二号任务的圆满成功,是继我国首次月球探测工程成功后取得的又一重大成就,是建设创新型国家进程中的又一重要成果,是中国人民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又一壮举,对于进一步推动我国航天事业发展,提升我国综合国力和民族凝聚力,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更加意气风发地投身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材料二:嫦娥二号的成功升空,引发各国媒体的关注。美国著名通讯社的报道指出,在美国和其它国家面临预算紧张的情况下,中国的太空计划却在不断出现着“里程碑”事件;而同时也有媒体指出“中国此举会令国际社会对‘太空武器竞赛’的‘恐惧’加剧。”
(1)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分析,党和政府重视探月工程的原因。
(2)运用国际社会的相关知识对“中国此举会令国际社会对‘太空武器竞赛’的‘恐惧’加剧”这一观点进行评析。
材料一:上世纪末,我国已经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的第二步战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但我们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实现全面小康,还需要进行长时期的艰苦奋斗。
材料二: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但是,目前我国经济增长中却存在高投入、高产出、高耗能、高污染的现象。能源紧张、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为此,《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摆在突出位置。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如何解决我国经济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社会公平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问题。《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指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加快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尽快扭转收入差距扩大趋势。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回答:在我国怎样才能尽快扭转收入差距扩大趋势,实现收入分配的公平
就业是民生之本,就业不仅关系到经济和社会发展,而且关系个人的生计、尊严和价值。2011年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党和政府高度重视解决就业问题,不断创新思路,应对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提出要千方百计扩大就业。2011年仅中央财政就安排就业扶持资金423亿元,比去年增长66.7%。以加大就业援助,重点帮扶农民工和大学生等就业困难群体。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回答:分析说明当前解决我国就业问题的合理措施
曾几何时,手机还是时尚的一种象征。而今天,它已经成为中小学生都拥有的普通的通讯工具。1990年,中国手机用户仅有18万户,截至2009年12月,中国手机用户已突破7亿户。面对这一巨大市场,投资商、制造商、销售商也蜂拥而上,我国出现了巨大的手机供应市场。手机经销商为争夺市场,大打价格战,使手机售价大幅下滑,我们熟悉的同种品牌的手机从几千元的价格降到了几百元。
请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分析:手机价格下降的原因是什么? 面对市场形势,手机生产商怎么才能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12分)
近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增长,住房、汽车、旅游、教育等消费热点在逐步成熟,住宅消费的发展将带动钢铁行业、建筑行业及装饰装修、物业管理、社区服务等服务业的发展,汽车使用数量快速增长,拉动了汽油、润滑油等石油加工业的增长;汽车服务业也获得了空前的发展机遇。市场需求的存在,决定了这些产业的发展前景仍很光明。
结合材料说明为什么市场需求的存在决定了这些产业的发展前景仍很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