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关条约》签订后,辽东半岛在俄德法的干涉下归还给了中国,这是什么矛盾的结果
A.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 | B.外国侵略者与清政府的矛盾 |
C.外国侵略者争夺中国的矛盾 | D.帝国主义两大侵略集团的矛盾 |
洋务运动最大的历史局限是()
A.一心“曲全邻好”,不敢轻言战事 |
B.“中体西用”限制了西风东渐向政治领域的扩展 |
C.没有通过长期努力,争取修改和废除不平等条约 |
D.热衷于“以夷制夷”,缺乏将中国融入世界的远大目光 |
民族资本家范旭东在创办永利碱厂时,英国卜内门洋碱公司起初反对,后又要求合作,范旭东以“股东以享有中国国籍者为限”将卜内门公司拒于永利大门之外,打破了卜内门公司独霸中国碱业市场的企图。这则材料可以说明()
①民族工业与列强企业存在矛盾 ②范旭东是位爱国资本家
③民族企业可以从根本上破除外国资本主义的束缚 ④民族工业的发展处境艰难
A.①②③④ | B.①③④ | C.①②④ | D.②③④ |
有学者认为,宋代到清代的历史进程中有过三次商业革命,第一次是宋代商业革命,第二次是明清(前期)商业革命。其中第二次 “商业革命”比第一次突出的是()
A.出现了世界最早的纸币 | B.商业活动突破时空限制 |
C.民间对外贸易空前活跃 | D.南方工商业市镇的兴盛 |
唐代诗人王绩在《田家》一诗中写到:“倚床看妇织,登垅课儿锄。”对诗中反映的生产模式表述错误的是()
A.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 B.生产中存在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 |
C.生产目的是为了生活的需要和缴纳赋税 | D.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 |
明清之际,中国人逐渐冲破了“想要富,男子立田女织布”的传统观念,形成“家有良田万顷,不如日进分文”“街头一席地,强似百亩田”的意识,这主要是由于()
A.商品经济的发展 | B.专制制度的衰落 | C.西方文明的影响 | D.抑商政策的松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