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在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时
(1)       用平面镜做实验(填“能”与“不能”)
(2)用平板玻璃代替平面镜做实验,其好处是:                                     
      

科目 物理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平面镜的应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如图16所示是教材上研究电磁感应现象的实验装置,ab是一段粗铜导线,通过导线连接灵敏电流计的两接线柱上,通过一系列的实验操作,分析总结出了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请你回想你们当时在做这个实验时的情境,并参照下表示例,再写出其中两次实验操作及相应的实验现象:


操 作
现 象
示例
ab静止不动
电流表指针不动
1


2


某同学做“测定小灯泡的功率”实验,所用器材有电源、待测小灯(标有“2.0V”字样、额定功率在0.4瓦~1.2瓦之间)、两个电压表、滑动变阻器(“10Ω 1.5A”、“20Ω 2A”和“50Ω 1A”中的某一个)、电键以及导线若干。他经过思考后,将两个电压表分别接在滑动变阻器和电源两端进行实验。

①请画出该同学连接的实验电路图。
②若实验中,当灯泡正常发光时,滑片P的位置恰好在中点上(即它接入电路的电阻为最大阻值的一半),且两个电压表的示数如图15(a)、(b)所示,请根据相关信息计算出小灯的额定功率。(写出计算过程)

为了研究作用点相同的两个力的合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甲、乙两位同学分别用相同实验器材完成了如下实验:①将橡皮筋左端固定于P点。②先用两个弹簧测力计通过细线将橡皮筋右端拉至某一位置并做好标记,再换用一个测力计将橡皮筋的右端拉至同一位置,如图14(a)、(b)所示。

③改变两测力计拉力方向的夹角β重复上述实验过程。他们测得的数据分别记录在表一、二中。

①实验中,分别用两个测力计和一个测力计将橡皮筋的右端拉至同一位置的目的是
②分析比较表一或表二中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③分析比较实验序号中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作用点相同的两个力,当它们的夹角和其中一个力的大小不变时,合力随另一个力的增大而增大。
④甲同学分析表一实验数据后,提出猜想:作用点相同的两个力的合力一定大于等于其中较小的力。乙同学觉得该猜想是错误的,若要证明乙同学的观点,你认为还应研究F1F2满足关系时,两个力的合力大小。

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用作为平面镜,实验时为确定虚像位置,需移动未点燃的蜡烛,直到它看上去。在“验证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跟烛焰的中心应大致在。在图12中,光屏中心呈现了清晰的烛焰像,此时所成的烛焰像应该如图13所示[选填“(a)”、“(b)”或“(c)”]。

“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实验目的:物体只在两个力的作用下,分别处于静止状态或状态时,探究的关系。在“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实验中,为得出实验结论,需多次改变杠杆受到作用力的大小、方向和,使杠杆始终在位置保持平衡。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