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若X轴表示昼长,且a=24小时,Y轴表示正午太阳高度,且  b=90°,则6月22日,四点中纬度最低和最高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下面甲城的地理位置图(左图)和甲城的城市用地结构图(右图),回答下列各题。

在甲城的城市用地结构图中,①是

A.商业用地 B.公园绿地
C.居住用地 D.行政用地

甲城的工业用地(图中②)主要分布在东北部和西南部,其主要原因是

A.远离河流可防止水污染 B.垂直盛行风向的郊外可减轻大气污染
C.远离居住区可减弱噪声污染 D.远离农田可减少固体废弃物污染

20世纪90年代以来有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我国人口数量及人口容量进行了预测,表中内容为一些学者的预测数据,读表回答下列各题。

预测2050年人口数量将达到
约14—15亿
依农业资源最大供养的人口数量
约15—16亿
依粮食生产能力最多供养的人口数量
15.1亿或16.6亿
依小康消费水平最适宜供养的人口数量
约8~9亿


表中反映的我国人口合理容量是

A.约15~16亿 B.15.1或16.6亿
C.约8~9亿 D.约14~15亿

下列不属于影响我国人口合理容量的因素是

A.自然资源的数量和质量 B.地区开放程度
C.科技水平和消费水平 D.国家人口政策

读“不同国家出生率、死亡率统计图”(下图),图中1-12代表国家。回答下列各题。

图中出生率、死亡率最高的国家分别是

A.10、11 B.11、12
C.11、10 D.12、10

图中呈现“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低”特点,进入现代型的一组国家是

A.1、2、3 B.4、5、8
C.7、9、10 D.6、11、12

图中11、12两个国家最有可能位于

A.欧洲 B.北美洲
C.大洋洲 D.非洲

沙坡是河床中的堆积地貌,一般河流中都可见到。沙坡的产生是河床泥沙颗粒不均匀与水流不稳定综合作用的结果。根据沙坡体的移动方向可分为顺行沙坡和逆行沙坡,下图分别为顺行沙坡和逆行沙坡示意图。根据图文信息完成下列问题。


关于沙坡的叙述,正确的是

A.陡坡朝向河流上游 B.迎水面的一坡较缓
C.水流搬运沙粒在背水坡堆积 D.沙坡不断向下游移动

关于逆行沙坡形成过程的排序正确的是
①多发生在浅水区②水面受床底起伏影响呈波形
③水流上坡时,泥沙受重力影响沉积 ④水流在背水坡速度加快,冲刷床面
⑤水流把沙粒搬运到下一个迎水坡堆积

A.①②③④⑤ B.①③④②⑤
C.①④③②⑤ D.①②④③⑤

“创新指数”是反映经济区域和区域产业自主创新能力重要的评价指标,指数越高,表示的创新能力越强。2014年7月,中国人民大学专家组对外发布了2013中国31省市区创新指数。这次发布的中国创新指数研究报告包括2006和2013中国31省市区创新指数位势变化(如下图)和区域产业集聚与创新特征关系数据分析(如下表)。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长三角与珠三角地区区域创新能力比较(2013)

地区
区域产业集聚度
创新能力综合得分
知识创新能力
知识流动
企业创新能力
创新环境
创新经济绩效
得分
全国
名次
得分
全国
名次
长三角
上海
88
1
54.72
2
46.44
53.19
67.75
50.90
50.55
江苏
76
3
43.31
4
28.49
51.68
61.62
40.44
28.13
浙江
78
2
36.86
6
19.00
36.21
50.88
39.14
34.31
珠三角
广东
73
4
44.53
3
25.38
55.57
58.71
36.98
42.31


根据上图,下列关于我国31个省区创新能力位势变化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2006-2013年间,我国区域创新指数7年变化总体体现出持续提升趋势
B.分析上图可以得出创新能力升幅最大的三个省市为上海、北京、江苏
C.与东部沿海区域省份相比,中西部区域省份创新能力升幅相对较小
D.我国31个省份创新能力都出现了上升,这与我国经济不断腾飞,科技教育水平进步等因素有关

结合上表,下列有关浙江区域创新能力的叙述正确的是

A.浙江区域产业集聚与创新能力呈现正相关状态
B.与表格中其他省区相比,浙江知识创新能力比较低与浙江的文化教育层次有关
C.今后浙江应加强与上海的创新合作,包括人才引进、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等方面借鉴上海经验
D.在长三角三个省区中浙江的创新经济效果相对落后,后发优势明显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