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城市是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影响最深刻的地方,优越的地理环境更有利于城市的发展。读我国东部M市的相关材料,回答下面的问题。

材料三 M市气候资料

月份
1
2
3
4
5
6
气压(百帕)
1021.7
1019.5
1015.7
1010.3
1006.2
1001.6
气温(℃)
4.3
5.6
9.5
15.8
20.7
24.3
降水量(毫米)
73.2
84.2
138.2
126.6
146.6
231.1
月份
7
8
9
10
11
12
气压(百帕)
999.9
1001.2
1008.1
1014.7
1019.2
1020.6
气温(℃)
28.4
27.9
23.4
18.3
12.4
6.8
降水量(毫米)
159.4
155.8
145.3
87
60.1
47.1

(1)据材料描述M市气压随季节的变化。解释M市气候三要素之间的关系。
(2)在考查中发现,图中3、4处土层较1、2处厚,运用所学地理知识分析其原因。
(3)据材料分析,M市近15年来产业结构是如何调整的,受其影响对劳动力的需求有何变化。
(4)伴随城市规模的扩大,M市规划并建设了新的产业区。请在高新技术产业区和化工产业区中任选一个,依据图表信息对其区位进行评价。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巴西是世界上咖啡产量最多的国家,占世界咖啡贸易量的30%,其中咖啡出口中咖啡豆占85%,而速溶咖啡所占比重很小。
材料二据资料显示,咖啡适宜生长的温度介于15℃-25℃之间;适宜年降雨量1500-2000毫米,且降雨时间能配合咖啡树的开花周期;理想的海拔高度为500米-2000米。
材料三巴西利亚(15.5ºS,47.5ºW;海拔1160m)气温降水资料表。

材料四南美洲局部地区示意图。

(1)巴西城市主要集中分布在该国的___ ___,主要原因是___ ___。
(2)巴西利亚1月份和7月份降水有明显差异,试从气压带、风带的移动规律分析其产生的原因。____ ___
(3)根据材料简析巴西咖啡种植的有利自然条件。____ ___
(4)为促进巴西咖啡产业进一步发展,需要采取哪些具体措施。_ _

【环境保护】
读“我国生态环境脆弱区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①区荒漠化严重,其自然原因是
(2)①-②地区土壤侵蚀和草地退化比较严重的人为原因是。我国正在该地区建设的巨大的生态工程是
(3)①②③三个地区共同的生态环境问题的是,原因是
(4)④⑤是我国酸雨影响严重的地区,请你为该地区酸雨的防治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阅读我国东南部沿海某区域等高线分布图及海岸带剖面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1
(1)上图中甲、乙、丙三处最可能见到下图景观的是

图2
(2)图1中数字代表的地理名称:③,④;图中属于潮间带的是。(填数字)(3分 )
(3)如果在甲、乙、丙三处中选一处发展滩涂养殖,你认为处最好,为什么?(3分 )
(4)该海域滩涂养殖业易受海洋灾害影响;滩涂养殖易引发的环境问题是。(2分 )

读下列材料,分析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理论上粮食最高产量P=0.075QTWS,其中 Q:太阳辐射收入[105焦耳/(厘米2·年),T:温度有效系数=无霜期/365,W:水分有效系数=降水量/蒸发量(若大于1时取值为1),S:土壤有效系数。

地区
Q(105)
T
W
S
江汉平原
4.9
0.6
1.2
0.8
东北平原南部
5.0
0.4
0.9
0. 8
河西走廊
6.5
0.4
0.1
0.7
青藏地区
8.5
0.38
0.5
0.6

材料二 :“中国沿海耕地、水资源对比图”(图a)、
“中国沿海地区水土协调度面积图”(图b)。

注:水土协调度=(本区水资源量/全区水资源量)/(本区耕地规模/全区耕地规模)
(1)读材料一可知:理论上每公顷粮食年产量最高的地区是;最低的地区是,该地区发展粮食生产的限制性因素是;在青藏地区发展粮食生产不利的自然条件主要是
(2)分析图a,说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水资源与耕地资源的分布特点 。(3分)
(3)图b中,东部沿海省市区中,上海市以南地区水土协调度较(高、低),请简要分析其原因
(4)面对国际粮价不断上涨,请对我国应如何提高粮食产量提出建议。

下图是“某城市规划简图”及近年该城市统计的“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该市常年盛行东北风,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如该城市主要功能区包括住宅区、工业区、商业区和文化区,则①、②、③、④请所代表的功能区分别是
(2)a、b、c、d四个宜建高级住宅区的是,原因是
(3)该市计划在甲、乙、丙、丁四地中选择一处建设钢铁工业基地,你认为最合适的选址应位于处,原因是
(4)根据该城市近期统计的人口年龄构成金字塔图,分析该城市发展的人口优势,并预测30年后该城市面临的人口问题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