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在有着悠久造船历史的西班牙港口城市巴塞罗那,有一家著名的造船厂,这个造船厂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这个造船厂从建厂的那一天开始就立了一个规矩,所有从造船厂出去的船舶都要造一个小模型留在厂里,并把这只船出厂后的命运由专人刻在模型上。厂里有房间专门用来陈列船舶模型。因为历史悠久,所造船舶的数量不断增加,所以陈列室也逐步扩大,从最初的一间小房子变成了现在造船厂里最宏伟的建筑,里面陈列着将近10万只船舶模型。
②所有走进这个陈列馆的人都会被那些船舶模型所震慑,不是因为船舶模型造型的精致和千姿百态,不是因为感叹造船厂悠久的历史和对于西班牙航海业的卓越贡献,而是因为每一个船舶模型上面雕刻的文字!
③有一只名字叫“西班牙公主”的船舶模型上雕刻的文字是这样的:本船共计航海50年,其中11次遭遇冰川,有6次遭海盗抢掠,有9次被另外的船舶相撞,有21次发生故障抛锚搁浅。每一个模型上都是这样的文字,详细记录着该船舶经历的风风雨雨。在陈列馆最里面的一面墙上,是对上千年来造船厂所有出厂船舶的概述:造船厂出厂的近10万只船舶当中,有6000只在大海中沉没,有9000只因为受伤严重不能再进行修复航行,有6万只船舶都遭遇过20次以上的大灾难,没有一只船从下海的那一天开始没有过受伤的经历……
④现在,这个造船厂的船舶陈列馆,早已突破了原来的意义,它已经成为西班牙最负盛名的旅游景点,成为西班牙人教育后代获取精神力量的象征。
⑤这正是西班牙人吸取智慧的地方:所有的船舶,不论用途是什么,只要到大海里航行,就会受伤,就会遭遇灾难。
⑥我们的人生,就像大海里的船舶, 。 (鲁先圣/文 有删改)
1.仔细阅读文章,当你走进西班牙这家船舶陈列馆,可能会看到什么?
2.第③段里,为了证明“没有一只船从下海的那一天开始没有过受伤的经历”这个道理,作者采用了什么方法?请具体阐述。
3.造船厂的船舶陈列馆已“成为西班牙人教育后代获取精神力量的象征”。智慧的西班牙人从中获取了怎样的“精神力量”?请用原文中的语句作答。
4.请将文章的结尾补充完整,语言尽可能凝练优美,意味深长。
阅读下段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高铁时代”已到来
王瑞良
①你知道全球最长、最快的高速铁路干线在哪里吗?
②告诉你,在我们中国2009年12月26日,武汉到广州的客运专线正式通车运营。这条铁路就是目前世界上最长、最快的高速铁路干线。
③高速铁路是用高新科技支撑的新型铁路运输系统。在普通铁路线上,即便是特快列车,平均时速也只有60~90千米,而高速铁路线上的列车平均时速在200~300千米,最高可达400多千米。“和谐号”在试运行时时速曾达到394.2千米。所以,现在从武汉到广州整个行程1100千米,坐高速列车不到3个小时就能走完,真是“千里粤汉半日还”啊 ,而原来这段旅程至少需要十多个小时。
④现在,很多国家都在提倡高速铁路运输,这是为什么呢?原来,汽车运行会排放大量废气,而且消耗宝贵的石油资源(有统计认为,石油资源还可以用200年左右),因此,火车替代汽车运输成为必然。为此,大力推进铁路的高速化在世界各国十分流行,其中成效最明显的是法、德、日、西、 韩、美等国。
⑤你可能又要问,高速铁路有什么特别的要求吗?
⑥当然,高速铁路不是谁都能发展起来的,它涉及牵引、制动、空气动力学、路轨铺设和自动化管理等许多方面的一系列高新技术,难度相当大。我国也是在技术全面提高后,才追赶上了其他国家。
⑦为了提高车速,通常在列车的首尾要各配置一台大功率自控同步牵引机车,其车顶与高压电缆(又称接触网)相连,并采用特殊的加速装置。如“和谐号”就采用了“动力分 散式”装置,即将多个小功率电动机分散 安装在第一、四、五、八节车厢内 ,这些车厢既载客又有牵引动力,故称动车组,而无动力的车厢则称为拖车。“武汉一广州”动车纽就是由四组四拖组成,每节动车上装有四台550千瓦的牵引电动机,整个列车的牵引功率为8800千瓦,定员601人。车头则须设计为类似飞机一样的流线型(俗称“子弹头”),以减少行进中空气的阻力。
⑧速度快了,行车安全也变得更为重要。为此,路轨的设计上必须尽量降低PQ值(力学名词),以防列车行进在弯道时,由于强大的惯性作用,造成脱轨事故。其次,是采用电子计算机安全监控系统,借以监测列车的制动效果、转向架的稳定性、列车的行进速度,位 置、与其他车辆的距离等。第三, 尽量消除铁路与公路的平面交叉,防止汽车等误入铁路与火车相撞;在必须交叉的道口 ,则安装先进的报警装置。 .
⑨乘坐过高速列车的人会发现,乘坐时似乎没有什么特殊的感觉。这是因为高速列车在舒适度上也有特殊的设计。如法国的一种新型列车精心设计了悬浮减震设备和低噪音空间设备。各个车厢宽敞、明亮,头等舱还有一个小“沙龙”,内有电话和现代音像设备。车门颜色也各不相同,一看便知该车厢属于何等级。美国的x2000型列车,每个座位都装有立体声耳机、计算机连线、瑞典梨木制作的餐盘和观看沿途田园风光的大型观景窗,车内还有会议室、传真机和娱乐设施等。乘这样的火车出行,真可 以说是一种愉快的享受了。
⑩高速铁路的崛起,是交通运输史上的一场革命,它将改变人们的地理概念和生活方式,其意 义完全可以与20世纪50年代喷气式客机的问世媲美。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2分)()
A.世界上最长、最快的高速铁路干线是武汉到广州的高铁客运专线。 |
B.世界各国都在大力推进铁路的高速化,旨在减少废气 排放,节约石油 资源。 |
C.⑦至⑨三段分别从速度 安全 舒适度三方面说明高速铁路的特别要求。 |
D.为了防止高速列车行进在弯道时造成脱轨事故,在路轨的设计上采取了尽量提高PQ值的技术措施。 |
文章第①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第③段中的画线句子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下列句中加粗的词能否删去?为什么?
为了提高车速,通常在列车的首尾要各配置一台大功率自控同步牵引机车,其车顶与高压电缆(又称接触网)相连,并采用特殊的加速装置。高速铁路“将改变人们的地理概念和生活方式”。高铁现已修到我们家乡,它将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新的变化?(至少答出两点)(2 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绿色的童年
①长这么大了,回过头再去想想“童年”,哦,连这两个字都令我感到新奇。记得有首歌叫《金色的童年》,童年,是金色的吗?我没想过。但是在我的记忆中,却隐隐地但又抑制不住地泛出层层绿意,哦,那绿色呀……
②老家的小院里,有一堵不太高的土墙,墙脚下满是绿色的青苔、小草,而墙上则爬满了爬山虎。一阵春风,一场春雨,在西风下早已泛黄了的爬山虎重又透出了新绿,带着勃勃生机又开始向上爬,向上爬,超过去年的“成绩”。“瞧呀,爬山虎绿得多可爱,它会爬上我家,用绿色的小手遮住我吗?”这是谁的声音?我的?
③呵,青苔,小草,爬山虎……
④老家有青山秀水,都市里的新家却高楼林立。新家虽好,但很快使我感到了厌倦,故乡山水的呼唤使我开始忧愁。在阳台的角落里,种着一棵不知名的草,虽然无人对它多加关注,却照样迎风起舞,悠然自得;看不见外边五彩缤纷的世界,却从不叹息。妈妈告诉我,这是忘忧草。因为它忘忧,所以就常绿;因为它不为环境所变,所以它常青。“哈哈,它是忘忧草,那我就做一枚开心果吧,好吗?”这是谁的声音,无愁无忧?我的?
⑤呵,忘忧草,开心果……
⑥早晨,推开阳台的门,却发现一只白色的小鸽子正站在窗台上。它咕咕叫唤,它轻挪脚步。我惊喜地用手捂住了张大的嘴巴,唯恐将它吓走。我将它放入笼子,却不忍关上笼门,因为我不愿看到它不自由。可第二天早上,当我再去探望时,小鸽子早已飞走。哦,我心中多么不忍,多么难受。爸爸递给我一张画,画上一只洁白的鸽子正展翅飞翔,嘴中衔着一枝绿色的橄榄枝。“知道吗?这是毕加索的画,他告诉你小鸽子最爱和平和自由。”我不再哭泣,眼光重又望向了天空,天空中似乎有一只鸽子飞过,还摇晃着那绿色的橄榄枝。白色的,绿色的,交汇在一起,在我眼中渐渐变大…
⑦呵,小鸽子,橄榄枝……
⑧我的童年,有爬山虎,有忘忧草,有鸽子,有橄榄枝;我的童年,无法忘记那满是生机,满是快乐,满是希望的绿色。哦,那一片片绿色,宁静,和平,雅致。“喜欢什么颜色?”“唔,爬山虎的绿色!”那是谁的声音?我的?
⑨呵,绿色的童年!通读全文,说说你对文章题目“绿色的童年”的理解。
作者选取了哪几幅画面来展现“泛出层层绿意”的童年的?
第③、⑤和⑦节在文章的结构上有什么共同作用?
文章中很多句子富有诗意美,请赏析第⑧节中画横线的语句。
我的童年,有爬山虎,有忘忧草,有鸽子,有橄榄枝;我的童年,无法忘记那满是生机,满是快乐,满是希望的绿色。“因为它忘忧,所以就常绿;因为它不为环境所变,所以它常青。”妈妈的话生动形象地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阅读《宇宙里有些什么》节选,完成后面小题。
①让我们把目光投向无穷无尽的宇宙。
②无数颗星星在茫无涯际的宇宙中运动着。我们看得见的星星,绝大多数是恒星。看上去它们好像是冷的,但实际上每颗恒星都是一个火热的太阳。汹涌的热浪不断地从这些大火球吐出来,射向广漠的宇宙空间。它们的热度非常高,表面温度至少有三千摄氏度。即使是最坚硬的金属,一接触它们的表面就会溶解,甚至化为气体,可是,当你看到静静的夜空中闪烁着寒光的小星星的时候,说不定还会把它们当做萤火虫呢。
③许多红色的星星很大很大,有的可以装得下八十万万个太阳。这些星星是由非常稀薄的气体状态的物质组成的。最稀薄的,密度只有地球空气的几万分之一,比我们用抽气机造成的“真空”还要稀薄得多。
④也有一些恒星非常小,有的比地球还小。可是这种星星的物质,密度特别大,火柴头那么大的一点点就抵得上十多个成年人的重量。用白金造成同样大的一个球,重量才抵得上它的二百万分之一。人到了这种星星上面休想站得起来,因为它的引力是那样大,人的骨骼早就被自己的体重压碎了。这样的小星星发出强烈的炫目的白光,它的表面温度高达三万到五万摄氏度。
⑤还有数量众多的中等的恒星,这些恒星像太阳一样,体积不太大,密度不太大(太阳的密度是水的一点四倍),表面温度也不十分高,只有几千摄氏度。
⑥恒星有各种各样的,但是全都是灼热的庞大的气体球,全都是发光发热的。
⑦这些星星里,想来会有不少不发光的行星绕着它们转的吧。固然,今天凭地球最大的望远镜,还不能直接看见别的恒星世界的行星,但是有什么理由能说太阳系的构成是宇宙独一无二的呢?太阳可以有行星,为什么别的恒星就不能有呢?
⑧从这颗星星到那颗星星的距离,每秒种能飞十六点七公里的宇宙飞船得走几万年。
⑨得走几万年,多么辽阔的宇宙空间啊!尽管恒星都很大,差不多每一颗都能装下几百万个地球(只有极少数比地球小),可是在辽阔的宇宙空间里,这些恒星不过像大海里的水滴,也许还要小。
⑩还有难于计算的由尘埃和气体组成的星云,浮游在星星和星星之间,浮游在宇宙空间里,阻碍星光的通过。这些星云有的厚到几万亿公里,本身并不发光,如果在附近有恒星,它就反射出光亮,叫做亮星云。否则它就是黑暗的,叫做暗星云。
⑾这样就可以知道,宇宙里有发光的星星,还有亮星云、暗星云等。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说明的主要内容。
第①节在结构和内容上有什么作用?
第④节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它们的热度非常高,表面温度至少有三千摄氏度”一句中的“至少”一词能否删去?结合句子内容说明理由。
阅读《风筝的心》完成后面小题。。
风筝的心
朱成玉
①又到了放风筝的季节,可是我的城市上空却空空如也。莫非是与这城市积下了太多的仇怨,连云都躲藏起来,不肯给城市的天空一点梦想的色彩吗?
②而我依然仰望,寻找那些飞翔的痕迹,寻找那只要一点点风就可以抖擞起精神来的风筝。
③再次见到风筝,是在三月最破败的小巷。一些蓝色的白色的紫色的欲要飞翔的念头,被一群孩子们嫩小的手提着,轻轻地,飘在一人多高的风里。
④孩子们必须奔跑,因为只有奔跑才可以带来风。
⑤老人们说,放风筝可以放掉人心中所有的烦恼和晦气,只剩下美好的愿望。人们相信,这些用心灵里最珍贵的情愫扎出来的梦想之鸢,可以把种种美好的愿望传达给上帝。
⑥小时候没有卡通没有电脑,却有广阔的草地放风筝。如今,孩子们有了各种各样的玩具,却再也腾不出时间和空间纵情奔跑,纵情释放他们的梦想。所有的时间都被各种补习培训填充,所有的空间都被钢铁水泥占领。在这个简陋的巷子里,我看见风筝精疲力竭仍无法飘过城市的额头,气喘吁吁仍无法惊动半点尘俗。
⑦孩子们在巷子里终于跑累的时候,其中一个把风筝举过头顶叹口气说,有风多好,有风它就能飞上天空了。另外几个孩子也如泄了气的皮球,蹲到地上,不停地抱怨着——风都哪儿去了?
⑧风都哪儿去了?孩子的话让我不禁一怔。风,被高高密密的楼群阻隔在外面;风,被机器的轰鸣赶往别处;风,藏在遥远的记忆里;风,躲进有歌谣的童年。小时候,我的风筝可以放得比云朵还高。在那么高的天空上,我的风筝和白云窃窃私语,那是我儿时最美丽的花篮,一直在我的记忆里晃来晃去。
⑨风筝飞不起来,然而它们却是这座城堡里唯一长着翅膀的鸟了。它们醒着,心怀世界上最单纯的愿望:只要一点点风,只要一点点可以飞翔的天空。
⑩天空不冷清,风筝不冷清,冷清的只有风筝的心。风筝,这春天里的邮票,何时能为孩子们邮寄来春天?
⑪不知为什么,看着这些无法飞上天空的风筝,我的心里异常难受。尽管这是一些廉价的风筝,用最普通的材料制成,大概两三块钱就可以在任何一个商店里买到,但我还是希望它们能飞起来。这种希望点燃我心中隐匿了许久的渴望飞翔的念头。我对孩子们说,“明天早晨在这里等我,我领你们去一个可以让风筝自由自在飞翔的地方。”
⑫那个晚上,我挑选了最结实的竹签和最漂亮的桃花纸,精心制作了一个美丽的风筝。这是对童年的牵挂。我尽可能地将生命中所有美丽的色彩都绣到风筝的翅膀上,再扯一根长长的思念的线牢牢拴住它。我知道,我的童年不会走得太远。
⑬风筝上的那些花朵,鲜艳得就像那群孩子的脸。我仿佛听见了风筝在说:给我一点点风,给我一点点与梦有关的颜色。
⑭第二天一大早,我带上亲手制作的风筝领着孩子们去了广场。广场上人头攒动。孩子们小心翼翼地打开风筝,小心翼翼地打开自己,然后奔跑、奔跑,风来了!风筝飞上了高高的天空!
⑮我手中的线轴飞快地旋转,我的风筝追上了云朵,正在向它打听童年的消息。很多人站在那里不再走动。很多人仰起了头。很多人高声喊到:“快看,多美的风筝!”那一刻,我感觉到,适合风筝飞翔的风来了。那些安静的、优雅的心灵回来了。其实,它们从来就不曾丢失,只是有待呼唤。本文围绕“风筝”主要记叙了哪两件事?
“风筝,这春天里的邮票,何时能为孩子们邮寄来春天?”一句中两个“春天”的含义是什么?
作者在文中第⑧节提到自己小时候放风筝的情景有何作用?
从修辞和表达效果方面,赏析下面一句话。
在这个简陋的巷子里,我看见风筝精疲力竭仍无法飘过城市的额头,气喘吁吁仍无法惊动半点尘俗。文章结尾说:“其实,它们从来就不曾丢失,只是有待呼唤。”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阅读《幽径悲剧》选段,完成后面小题。
①茫茫燕园中,只剩下幽径的这一棵藤萝了。它成了燕园中的鲁殿灵光。每到春天,我在悲愤、惆怅之余,惟一的一点安慰就是幽径中这一棵古藤。每次走在它下面,嗅到淡淡的幽香,听到嗡嗡的蜂声,顿觉这个世界还是值得留恋的,人生还不全是荆棘丛。其中情味,只有我一个人知道,不足为外人道也。
②然而,我快乐得太早了,人生毕竟还是一个荆棘丛,绝不是到处都盛开着玫瑰花。今年春天,我走过长着这棵古藤的地方,我的眼前一闪,吓了一大跳:古藤那一段原来凌空的虬干,忽然成了吊死鬼,下面被人砍断,只留上段悬在空中,在风中摇曳。再抬头向上看,藤萝初绽出来的一些淡紫的成串的花朵,还在绿叶丛中微笑。它们还没有来得及知道,自己赖以生存的根干已经被砍断,脱离了地面,再没有水分供它们生存了。它们仿佛成了失掉了母亲的孤儿,不久就会微笑不下去,连痛哭也没有地方了。
③我是一个没有出息的人。我的感情太多,总是供过于求,经常为一些小动物、小花草惹起万斛闲愁。真正的伟人们是决不会这样的。反过来说,如果他们像我这样的话,也决不能成为伟人。我还有点自知之明,我注定是一个渺小的人,也甘于如此,我甘于为一些小猫小狗小花小草流泪叹气。这一棵古藤的灭亡在我心灵中引起的痛苦,别人是无法理解的。根据选段内容,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燕园幽径发生了怎样的悲剧。
选文第①段中作者说“人生还不全是荆棘丛”,第②段又说“人生毕竟还是一个荆棘丛”,这是否矛盾,为什么?
第②段划线的句子在语言表达上很有特色,请简要赏析。
再抬头向上看,藤萝初绽出来的一些淡紫的成串的花朵,还在绿叶丛中微笑。结合选文内容,说说作者所表达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