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物质丙是重要的化工产品,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工业上用甲和乙合成丙。甲、乙、丙的微观示意图见下表。

物质







——氢原子

 



——氮原子

 

微观示意图



(1)甲、乙、丙三种物质都是由(填“分子”、“原子”或“离子”)          构成的。
(2)甲、乙、丙中属于化合物的是(填序号)          。
(3)已知物质丙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1,则另一种元素的化合价为          。
(4)甲和乙合成丙的反应中,甲、乙、丙的微粒个数比为          。
(5)现有10 g的甲和60 g的乙混合反应制取丙,反应一段时间后,经测定剩余甲的质量为4 g,则剩余乙的质量为           g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药品的分类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我市某化工厂排放的尾气中除含CO2外,还可能含有CO等气体。为确认CO气体是否存在,实验小组利用下列装置进行了检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实验时,上述装置的连接顺序是:A→B→C→B。其中A装置的作用是,第一次B装置的作用为
(2)若CO气体存在,则装置C中实验现象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你认为该实验的设计应如何改进?请写出一种改进方法:

金属材料在生活、生产中应用十分广泛。

(1)图1是金属的一个应用实例,请说出利用了金属的什么物理性质?。(答出一点即可)
(2)图2中两块金属片互相刻划后,在纯铜片上有明显的划痕。该实验探究的目的是
(3)将绿豆粒大小的金属焊锡、锡和铅放置在铁片上(呈三角形摆放),加热铁片的中心部分(使三种金属材料温度同步上升),可以观察到焊锡稍加热即熔化,继续加热锡熔化,铅最后熔化。该实验结论是

为测定氯化钠和碳酸钠固体混合物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有以下两个实验方案:
(1)方案1:

请问:①操作Ⅰ的名称是。要计算样品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实验中必须测量的数据是:碳酸钡的质量和
②若过滤所得固体未经洗涤即烘干称量,测得样品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将。(填“偏大”“偏低”或“不变”)
(2)方案2:通过测定样品和足量硫酸溶液反应产生气体的质量来计算样品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若测得各物质的质量(g):样品质量为a,所用硫酸溶液质量为b,完全反应后混合溶液质量为c,则生成气体的质量为g。(用a、b、c表示)

由我国化工专家侯德榜探索发明的“侯氏制碱法”,其生产过程涉及的主要化学反应如下:
①NH3+CO2+X=NH4HCO3
②NH4HCO3+NaCl=NH4Cl+NaHCO3
③2NaHCO3Na2CO3+H2O+CO2
请回答:(1)反应①中X的化学式为
(2)NH4Cl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
(3)除去混在Na2CO3粉末中少量的NaHCO3的方法是

为了证明长期暴露在空气中的氢氧化钠溶液已经部分变质,请分别选用两种不同物质类别的试剂完成证明,按要求填写:
(1)选用的试剂为,实验现象为
(2)选用的试剂为,实验现象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