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各题。
小重山 岳飞
  昨夜寒蛩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独自绕阶行。人悄悄,帘外月胧明。
白首为功名。旧山松竹老,阻归程。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千里梦”是什么梦?“弦断有谁听”抒发了什么情感?
这首词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请选两点作简要说明。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一词多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渔家傲
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注】①本词系词人南渡以后所作。②谩:徒,空。
本词被评家誉为“无一毫粉钗气”,请结合词中写景的语句,简析本词意境和风格上的特色。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中“嗟”“谩”二字值得品味,请根据这两个字的意蕴,说说这两句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后面题目。
[南吕]一枝花·春日送别
刘庭信
丝丝杨柳风,点点梨花雨。雨随花瓣落,风连柳条疏。春事成虚.无奈喜归去。春归何太速?
试问东君;谁肯与莺花做主?
[注解]①东君:传说中的司春之神。②莺花:莺啼花开.泛指春天的景物。
本曲题目为“春日送别”,曲中是如何表现别春之情的?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6分)
请赏析“丝丝杨柳风,点点梨花雨”中“丝丝叫点点”两词的表达效果。(5分)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浣溪沙①
苏轼
旋抹红妆看使君②,三三五五棘篱门。相挨踏破茜罗裙。
老幼扶携收麦社③,乌鸢翔舞赛神④村。道逢醉叟卧黄昏。
【注】①公元1078年(元丰元年)徐州发生严重春旱,作者作为徐州太守,曾往石潭求雨,果然求得甘霖。初夏,又往石潭谢雨,沿途经过农村。这组《浣溪沙》词即纪途中观感,共五首,这是第二首。②使君:苏轼。③收麦社:夏天麦收后的祭祀谢恩仪式。④赛神:用仪仗、箫鼓、杂戏迎神的活动,又称“赛会”。
上片写了一种怎样的情景?“旋抹红妆”写得极为精彩,请加以赏析。
下片用什么描写方式表现诗人的情感?请结合词的最后两句加以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后面题目。
喜雨
杨万里
欲知一雨惬群情,听取溪流动地声。
风乱万畴青锦褥,云摩千嶂翠瑶屏。
行人隔水遥相语,立鹭摧枝忽自惊。
岁岁只愁炊与酿,今愁无甑更无瓶。
“风乱万畴青锦褥”描述了什么样的画面?
第三联“遥”“忽”二字富有情趣,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
诗题为“喜雨”,尾联却写“愁”情,这样写有什么表达效果?

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一句话,要求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似。
假如望春花是一个追求光明的少女,春天就是她追寻的理想王国。纵然萧杀的严冬使她发愁,料峭的风寒使她颤栗,她仍毅然决定出发。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