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关于新中国建立之初,我国外交政策与活动的表述正确的是
A.苏联是建国初期与新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唯一国家 |
B.“另起炉灶"的方针,改变了旧中国建立的屈辱外交关系 |
C.日内瓦会议是新中国参加的第一次国际会议 |
D.外交三大政策成为处理国与国关系的基本准则 |
“我不想变成上帝,或居住在永恒之中,……属于人的那种光荣对我就够了。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这句话可能出自于
A.亚里士多德 | B.彼特拉克 |
C.马丁•路德 | D.康德 |
王夫之说,“无理则欲滥,无欲则理亦废”“倘以尽己之理压伏其欲,则于天下多有所不通;若只推其所欲,不尽乎理,则人己利害,势相扞格,而有不能推”。与这一观点的精神实质最为接近的是
A.“圣人千言万语只是教人存天理,灭人欲” |
B.“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除却穿衣吃饭,无伦物矣” |
C.“人是万物的尺度” |
D.“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 |
“春者天之所以生也。仁者君之所以爱也;夏者天之所以长也,德者君之所以养也;霜者天之所以杀也,刑者君之所以罚也。……天有春生夏长冬杀,人也有仁慈德爱刑罚,天有是理,人有此行。”材料主要论述
A.大一统思想 | B.“天人感应”思想 |
C.万物的本原是道 | D.“君权神授”理论 |
《中国孤儿》是伏尔泰根据元代戏剧《赵氏孤儿》改编,他写作的目的是为了在舞台上“传授孔子道德”,并称自己这部作品为“五幕孔子的道德戏”。伏尔泰推崇儒家思想,希望向中国学习的根本目的是
A.利用儒家伦理道德规范重建欧洲道德秩序 |
B.以儒家“仁”“礼”的思想规范的行为 |
C.继承儒家平等理念宣扬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
D.以儒家思想反教会思想专制倡导理性自由 |
中国古代学术史上曾经发生过一次著名的理学家辩论,甲方批评乙方做学问“支离”, 乙方批评甲方做学问“太简”。下列各项中,属于当时乙方代表人物主要观点的是
A.“存天理,灭人欲” | B.发明本心 |
C.“知行合一” | D.“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