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夫之说,“无理则欲滥,无欲则理亦废”“倘以尽己之理压伏其欲,则于天下多有所不通;若只推其所欲,不尽乎理,则人己利害,势相扞格,而有不能推”。与这一观点的精神实质最为接近的是
A.“圣人千言万语只是教人存天理,灭人欲” |
B.“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除却穿衣吃饭,无伦物矣” |
C.“人是万物的尺度” |
D.“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 |
从汉武帝时代起,政府在产盐地区设置盐官,实行统一生产。这说明煮盐业是一种()
A.家庭手工业 | B.官营手工业 |
C.私营手工业 | D.田庄手工业 |
“吸引我的是它的绚丽,它来自一个新的天地,从未见过如此优美的艺术。多么诱人,精致超俗,来自中华,它的故土(景德镇)。”这是18世纪初期法国流传的一首诗歌,它盛赞的是中国的()
A.瓷器 | B.丝绸 | C.铁器 | D.青铜器 |
反映秦统一的《复活的兵团》说,在两千多年前,秦已经按照“国标”进行大规模生产各类标准化兵器;秦朝律法中的《工律》规定:“为器同物者,其大小、短长、广袤亦必等。”对上述材料释读正确的是()
A.有利于规范民间手工业生产的统一性 |
B.说明了秦能够统一全国 |
C.反映了秦代官营手工业的标准化生产 |
D.秦朝手工业生产具有垄断性 |
《吕氏春秋》载:“公作则迟,有所匿其力也;分地则速,无所匿其力也。”这句话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私田开垦越来越多 |
B.封建生产方式比井田制进步 |
C.铁农具和牛耕出现,生产效率提高 |
D.国君承认了私田主人的土地所有权 |
下列对于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井田制是一种土地公有制,土地属于全体国民所有 |
B.战国时期的改革确立了土地私有制 |
C.自耕农土地所有制是封建土地制度的主要形式 |
D.均田制所体现的是一种土地国有,自唐代开始实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