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则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老舍的著名话剧《茶馆》中有一位秦二爷,他在19世纪末致力于投资近代工业,他的理想是要“顶大顶大的工厂!那才救得了穷人,那才能抵制外债,那才能救国!”他也确实办了一些实业,1916年前后,他举办的这些企业最为红火。但在新中国成立前夕,他的企业被国民政府作为“逆产”强行“接收”,拆卸、倒卖一空。
(1)19世纪末秦二爷投资近代企业时,民族资产阶级掀起了什么热潮? 从“先天不足”、“后天畸形”两角度谈谈这些企业的特点。(3分)
(2)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概括1916年前后秦二爷的企业最为红火的原因。(3分)
(3)你认为秦二爷的理想能否实现?你认为阻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3分)
(4)请你根据所学知识预测,新中国成立后秦二爷的企业命运如何?(1分)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意义 国民大革命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地理环境,孕育了中华民族以农耕为主体的经济形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四时之间,亡日休息,又私自送往迎来,吊死问疾,养孤长幼在其中。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数不时,朝令而暮当具。
材料二著名的(晋商)旅蒙商号大盛魁(注:创始人最初是肩挑小贩)……成为有影响的大商号后,还在店内供奉着一条扁担、两个木箱、一块石头(曾作称砣用),其意是警示商号后人不忘当年创业之艰难。……晋商在经营活动中,总结出许多谚语,如“宁叫赔折腰,不让客吃亏”;“售货无诀窍,信誉第一条”……“买卖成不成,仁义都要在”等。
材料三生之有时,而用之无度,则物力必屈……今背本而趋末,食者甚众,是天下之大残也……今趋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使天下各食其力,末技游食之民转而缘南亩,则畜积足而人乐其所类。
——贾谊《论积贮疏》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中国古代的什么生产经营方式?结合材料概括这种生产经营方式的特点。(4分)
(2)材料二反映了明清时期我国商业发展有何新现象?依据材料概括晋商发达的主观因素。(4分)
(3)材料三反映了作者是怎样看待商业和农商关系的?这一思想对后来明清时期社会发展有何影响?(3分)
(4)结合以上问题,你能得出怎样的认识(2分)

阅读材料
材料一

图一图二
材料二朱元璋在总结元亡教训时说:“主荒臣专,威服下移,由是法度不行,人心涣散,遂至天下大乱。”
——摘自《明史》
材料三雍正年间,用兵西北,以内阁在太和门外,儤值者多虑漏泄事机,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缮写……大臣皆亲臣、重臣。于是承旨、出政皆在于此矣。
——摘自赵翼《檐曝杂记》
请回答:
(1)图一、图二反映的当时中央政治制度分别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为吸取元朝灭亡的教训,明朝政府采取了哪些相应措施?
(3)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的军需房后来发展为什么机构?其成立的直接原因?
(4)综合材料,分析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的基本趋势。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大清沿海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且大英国君主派设领事、管事等官住该五处城邑,专理商贾事宜……
……英国商民居住通商之广州等五处,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由部颁发晓示,以便英商按例交纳;今又议定,英国货物自在某港按例纳税后,即准由中
国商人遍运天下,而路所经过税关不得加重税例。
——中英《南京条约》
材料二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只交所订进口税。
——中日《马关条约》
材料三各省督抚文武大吏暨有司各官,于所属境内均有保平安之责。如复滋伤害诸国人民之事,或再有违约之行,必须立时弹压惩办,否则该管之员,即行革职,永不叙用,亦不
得开脱别给奖叙。
——《辛丑条约》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英国人在中国取得的特权。(4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日本在中国取得的特权。其它列强是否可以享有?说明理由。(5分)
(3)材料三中列强对中国官吏的要求是什么?说明了什么问题?(6分)
(4)三个条约各是什么时候签订的?三个条约对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分别产生了什么影响?(9分)

阅读下列材料:



图1西周主要分封的诸侯国


请回答:
(1)图1反映了西周的什么政治制度?其对象有哪些?
材料二(西周)天子适诸侯,日巡狩;诸侯朝于天子,日述职。……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 ——《孟子》
(2)材料二中,西周时该制对诸侯作出了什么规定?周王和诸侯之间是一种什么关系?


(3)图2反映了西周的什么政治制度?其核心是什么?
(4)两种政治制度有何关系?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自从我担任目前职务以来,我的主要任务就是为欧洲的绥靖……捷克斯洛伐克问题是最后的,说不定还是最危险的一个问题。既然我们已经走过来了,我觉得可以沿着这条通向稳定的道路继续前进了。
——1938年10月3日张伯伦在下院的辩论词
材料二这是我们迄今体验到得最严重的后果。由于我们五年来所做的和没有做的一切所造成的结果……五年孜孜以求尽量不抵抗路线的结果,五年英国势力不断退让的结果……我们处在一场降临于英国和法国的最大灾难面前。
——1938年10月5日丘吉尔在下院的辩论词
材料三德国在任何情况下都关心维护一个强大的民族主义的波兰……一支强大波兰陆军的存在意味着大大改善德国的处境;波兰部署在俄国边界一侧的陆军师节省了德国相应数量额外的军事开支。
——1939年1月5日希特勒与波兰外长贝克的谈话
材料四……布拉格的情况是不能容忍的。……然后将轮到波兰。……至于匈牙利和罗马尼亚,它们当然属于德国维持生存所必需的空间。……到1940年和1941年德国将一劳永逸地同自己的宿敌——法国进行清算。……当法国被击败后,德国能轻而易举地确立对英国的统治……我们将以英法两国在美洲的领地为基地,同美国……进行清算。
——1939年3月8日希特勒在德国政、经、军界重要人士会议上的讲话
材料五……不论德苏协定属于什么性质,它都不能改变英国对波兰所承担的义务……并且决心加以履行。……我希望向您重申我的信念:我们两国人民之间的战争将是所能出现的最大灾难。……我看不到德波之间有什么问题不能够以及不应该通过和平手段得到解决。我们已经准备并将一直准备协助创造条件来进行这种谈判……
——1939年8月22日张伯伦致希特勒的信
请回答:
(1)张伯伦和丘吉尔的辩论缘于何事?张伯伦和丘吉尔在观点上有哪三点不同?
(2)希特勒的两个讲话,其中哪一个给了张伯伦和丘吉尔的辩论以最好的回答??那么,另一个讲话又可以说明什么问题呢?
(3)与张伯伦的辩词相比较,他写给希特勒的信反映了什么问题?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