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诗歌,完成下列各题。
西北有高楼
(古诗十九首)
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
交疏结绮窗,阿阁三重阶。
上有弦歌声,音响一何悲!
谁能为此曲?无乃杞梁妻。
清商随风发,中曲正徘徊。
一弹再三叹,慷慨有余哀。
不惜歌者苦,但伤敌意稀。下列对这首诗的解说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交疏结绮窗,阿阁三重阶。”这四句诗重在写出歌者地位的不凡。 |
B.“清商随风发,中曲正徘徊。”两句中,“清商”写出乐曲特点,音调清越;“徘徊”,写出歌者在一个地方来回走动。 |
C.“不惜歌者苦,但伤敌意稀。”中的“知音”指懂得乐曲中意趣的人,引申为了解对方内心抱负的人。 |
D.这首诗歌所吟咏的是高楼上的弦歌,那激越悲哀动人的乐曲之声,引起了一个楼外人对歌者的同情和知音稀少的感慨。 |
“清商随风发,中曲正徘徊。一弹再三叹,慷慨有余哀。”张庚在《古诗十九首解》中评价这四句诗“但摹写声音,正摹写其人也”。你如何理解?
答: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1)-(2)题。(6分)
采莲曲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采莲曲白居易
菱叶萦波①荷飐风②,荷花深处小船通。逢郎欲语低头笑,碧玉搔头③落水中。
注:①萦波:在水波上旋转浮动。②飐风:在水中摇摆。③搔头:古代妇女绾发的簪子。
(1)简析两首诗中采莲少女形象的异同点。
(2)诗人通过塑造的采莲少女形象,各表达出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回答其后问题。
咏赤壁 李 白
二龙争战决雌雄,赤壁楼船扫地空。烈火张天照云海,周瑜于此破曹公。
赤壁诗 杜 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①。
注:铜雀:铜雀台,建安15年曹操建于魏国都城。二乔:乔公之女,大乔嫁孙策,小乔嫁周瑜。
(1)下面对两诗的理解、分析错误的两项是:( )
A.这两首七绝都是怀古诗,咏叹的都是周瑜以火攻破曹的史实。 |
B.李诗宏观地描写了周瑜火攻的气势及曹军战船灰飞烟灭的结果。 |
C.杜诗从细节入手,将操军剑断戟折的苦战场面展现在读者面前。 |
D.李诗客观地述说了瑜胜操败的历史,没有明显的褒贬倾向性。 |
E.杜诗则暗含对操军兵败的惋惜,慨叹偶然因素对历史的影响。
(2)就杜诗的后两句,写一段鉴赏性文字。
比较下面两首古诗,完成后面二题。
春夜喜雨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春雨周邦彦
耕人扶耒语林丘,花外时时落一鸥。欲验春来多少雨?野塘漫水可回舟。
(1)这两首诗都表现了诗人对“春雨‘的喜爱之情。请用自己的话概括两位诗人喜爱“春雨”的理由。
杜诗:
周诗:
(2)虽然这两首诗抒发的情感相近,但在艺术表现上却有很多不同之处。你喜欢哪一首?请自选一个角度略作分析,说说自己偏爱其的理由。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咸阳值雨
咸阳桥上雨如悬,万点空蒙隔鱼船。 还似洞庭春水色, 晓云将入岳阳天。
宿城南亡友别墅
水流花落叹浮生,又伴游人宿杜城。还似昔年残梦里,透帘斜月独闻莺。
[注]杜城即下杜城,在今陕西省长安县南。
(1)两首诗分别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2)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还似”二字在两首诗中不同的表达效果。
(3)《咸阳值雨》首句用一“悬”字,有什么表达作用?次句用“空蒙”二字表现出什么情景?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征人怨柳中庸
岁岁金河复玉关①,朝朝马策与刀坏②。三春白雪归青冢③,万里黄河绕黑山④。
注:①金河:即黑河。唐时设金河县,故址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因水中泥色似金,故名。玉关:今甘肃玉门关。②马策:马鞭。刀环:刀柄上的佩环、“马策”和“刀环”分别指代战马和武器。③青冢:指西汉时王昭君的坟墓,在今呼和浩特市境内,当时被认为是远离中原的一处极僻远荒凉的地方。④黑山:一名黑虎山,在今呼和浩持市附近。《木兰诗》有:“旦辞爷娘去,暮宿黑山头。
(1)《征人怨》开头两句中的“复”字、“与”字有怎样的表达作用?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
(2)《征人怨》一诗中的“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两句是用什么方法表现了征人怎样的生活和心惯?一个“绕”字有怎样的合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