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尔文虽然天生晕船,但在5年(1531~1536年)的航海考察生涯中,他每次一下船就到当地进行考察。他考察必做的首要工作是()
| A.参观历史遗迹、记录所看奇景与见闻 | B.采集动植物标本、结交商界政要 |
| C.采集动植物标本、研究地质 | D.参观历史遗迹、收集气候变迁资料 |
下图是某个时期的一幅漫画,反映的信息正确的是
| A.反对新中国的土地改革运动 | B.该事件发生在三大改造时期 |
| C.反对刘少奇等进行调整改革 | D.符合中国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 |
从1980年起,国家逐步在国企中进行利改税的试点工作。1983年,全国实行利改税的国营企业共实现利润633亿元,比1982年增长了11.1%。在增长的利润中,企业共留利121亿元,比1982年增长28.2%,利改税初步取得成功。这主要得益于
| A.所有制改革的尝试 | B.分配关系的调整 |
| C.企业经营权的独立 | D.农村改革的支撑 |
《建国以来中国农村生产关系的改革》一书中指出:“1953一1956年底,我国广大农村基本完成了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运动,在这期间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具有历史的客观性和必然性。”这里的“历史客观性和必然性”是指
①当时农村生产资料微薄,生产分散,规模狭小
②小农经济的分散性和生产效率十分低下
③生产资料公有制主导地位确立不久,影响小
④当时我国工业化的进程需要加快农业生产发展
|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③④ | D.②③④ |
下图反映了1957—1961年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状况。从中可以获取的准确信息是
| A.当时的农村经济趋向健康发展 | B.纠“左”工作尚未在农村启动 |
| C.国民经济的调整措施成效显著 | D.农村经济还没有走出发展低谷 |
下表是1980年部分报刊杂志发表的文章。它们反映了
| A.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过程 | B.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失败 |
| C.改革面临着巨大的艰难和风险 | D.改革从农村向城市推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