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 )
A.蒸发时,应使混合物中的水分完全蒸干后,才能停止加热 |
B.蒸馏时,应使温度计水银球靠近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 |
C.分液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
D.萃取时,溶剂要互不相溶,溶质在两种溶剂中的溶解度相差很大 |
下列所陈述的事实与解释均正确的是
选项 |
事实 |
解释 |
A |
用pH试纸测出新制氯水的pH为3 |
新制氯水有酸性 |
B |
C2H5OH与浓硫酸共热170℃,制得的气体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
一定是制得的乙烯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
C |
收集铜与浓硝酸反应生成的气体,用冰水混合物冷却降温,气体颜色变浅 |
生成的红棕色NO2气体部分转化为无色气体 |
D |
甲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
发生了萃取 |
CO2中的一个O原子被S原子代替后,即为羰基硫(OCS),羰基硫是一种有臭鸡蛋气味的无色气体,高温下分解为CO和S。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OCS中S的化合价为+4价 |
B.羰基硫分解时,CO是氧化产物 |
C.每有1mol OCS分解,能生成22.4LCO |
D.OCS中含有共价键,属于非电解质 |
一元中强酸次磷酸(H3PO2)是一种精细化工产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次磷酸的电离方程式为H3PO2![]() |
B.次磷酸中P的化合价为+1 |
C.NaH2PO2是酸式盐 |
D.NaH2PO2溶液显弱酸性 |
下表中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A |
NaCl=Na++Cl-;NH3∙H2O![]() |
均属于电离方程式 |
B |
Ba2++SO42-=BaSO4↓; HCO3-+OH-=CO32-+H2O |
均可表示一类反应 |
C |
SO2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SO2使碱性酚酞溶液褪色 |
均属于SO2的同一性质 |
D |
Cl2+2NaOH=NaCl+NaClO+H2O; 3S+ 6NaOH=2Na2S+Na2SO3+3H2O; |
Cl2和S在反应中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 |
某含Cr2O72-废水用硫酸亚铁铵[FeSO4•(NH4)2SO4•6H2O]处理,反应中铁元素和铬元素完全转化为沉淀,该沉淀干燥后得到nmolFeO•FeyCrxO3(提示:其中Cr为+3价)。不考虑处理过程中的实际损耗,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消耗硫酸亚铁铵的物质的量为n(3x+l)mol |
B.处理废水中Cr2O72-的物质的量为(nx/2)mol |
C.反应中发生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6nxmol |
D.在FeO•FeyCrxO3中3x=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