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实事证明,能设计成原电池的反应通常是放热反应,下列化学反应在理论上可以设计成原电池的是                    
A.C(s)+H2O(g)=CO(g)+H2(g)  △H>0
B.NaOH(aq)+HC1(aq)=NaC1(aq)+H2O(1)   △H<0
C.2H2(g)+O2(g)=2H2O(1)  △H<0
(2)以KOH溶液为电解质溶液,依据所选反应设计一个原电池,
其负极反应为: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验证原电池的效果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有下列物质:①纯净的盐酸;②氯化钠晶体;③熔化的硫酸钠;④纯磷酸晶体;⑤氯气;⑥蔗糖;⑦三氧化硫;⑧钠;⑨氯水;⑩钾钠合金。按下列要求答题:
⑴能导电的物质有:;⑵属于电解质的有

实验室配制480 mL 0.1 mol·L-1 NaOH溶液,回答下列问题。
(1)应用托盘天平称取氢氧化钠g。
(2)配制NaOH溶液时需用的主要仪器有托盘天平、钥匙、烧杯、玻璃棒、量筒、
(3)若实验时遇到下列情况,则所配制的物质的量浓度偏高、偏低还是不变。
①定容时俯视刻度线。②放在滤纸上称量NaOH固体
(4)请你帮助把试剂瓶(盛放上述配制好的溶液)上标签的内容填上去(标签如下图

由几种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含有以下离子中的若干种:K+、Cl-、NH4+、Mg2+、CO32-、Ba2+、SO42-。将该混合物溶于水后得澄清溶液,现各取三份100 mL该溶液分别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序号
实验内容
实验结果
1
加入AgNO3溶液
有白色沉淀生成
2
加足量NaOH溶液并加热
收集到气体1.12 L
(标准状况下)
3
加足量BaCl2溶液时,对所得沉淀进行洗涤、干燥、称量,再向沉淀中加入足量稀盐酸,然后干燥、称量
第一次称量读数为6.27 g,
第二次称量读数为2.33 g

试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实验1对Cl-是否存在的判断是(填“一定存在”、“一定不存在”或“不能确定”),根据实验1~3判断混合物中一定不存在的离子是
(2)试确定溶液中一定存在的阴离子及其物质的量浓度(可不填满)。

阴离子符号
物质的量浓度(mol·L-1)






(3)试确定K+是否存在(填“存在” 或“不存在”),判断的理由是

有一包从海水中获得的粗盐,已经经过初步的提纯。课外活动小组对它的成分进行探究,并将粗盐进一步提纯。
探究一:这包粗盐中还含有什么杂质?
根据海水的成分和初步提纯的实验操作,估计该粗盐可能还含有的杂质是CaCl2和MgCl2。现用实验验证这种推测:取样并溶解,加入数滴NaOH溶液,目的是检验是否会有(填化学式,下同);接着再加入数滴Na2CO3溶液,目的是检验是否会有。实验证明这包粗盐含有的杂质是CaCl2
探究二:这包粗盐中NaCl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按下面步骤进行实验:①称取一定质量的样品;②将样品加水溶解,制成粗盐溶液;③向粗盐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某种试剂,过滤;④沉淀洗涤后小心烘干,得到纯净固体A;⑤溶液在进行某一操作后,移入蒸发皿蒸发,得到纯净固体B;⑥称量实验中得到的某种固体。
(1)②、③、⑤的步骤中,都使用到同一仪器(填名称),它在步骤②和⑤中的操作方法相同,但目的不同。在步骤②中的目是,在步骤⑤中的目的是
(2)步骤③中加入的试剂是(写化学式);步骤⑤中进行的“某一操作”是,目的是
(3)步骤⑥中你认为需要称量的固体A还是固体B,(填A或B),你不选择另一种固体的理由是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拟用浓盐酸与二氧化锰加热反应,制取并收集2瓶干燥、纯净的氯气。为防止换集气瓶时生成的氯气污染空气,设计了如下装置:

(1)写出装置Ⅰ烧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出氯原子结构示意图
(2)装置Ⅱ中盛放的药品是饱和氯化钠溶液,其作用是
装置Ⅲ的作用是干燥氯气,应盛放
(3)实验开始后,先a b(填“关闭”或“打开”,下同);当集满一瓶氯气时,为减少换集气瓶时氯气的外逸,再a b,换好集气瓶后,继续收集氯气。
(4)兴趣小组的某些同学准备在烧杯中加入下列溶液中的一种来吸收残余氯气,你认为其中不恰当的(填字母)
A.氢氧化钠溶液 B.浓硫酸 C.水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