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SO4溶液是中学化学及工农业生产中常见的一种试剂。
(1)某同学配置CuSO4溶液时,向盛有一定量硫酸铜晶体的烧杯中加入适量的蒸馏水,并不断搅拌,结果得到悬浊液。他认为是固体没有完全溶解,于是对悬浊液加热,结果发现浑浊更明显了,原因是 ,最后,他向烧杯中加入了一定量的 溶液,得到了澄清的CuSO4溶液。
(2)该同学利用制得的CuSO4溶液,进行以下实验探究。
① 图一是根据反应Zn + CuSO4 =" Cu" + ZnSO4设计成的锌铜原电池。
电解质溶液甲是 (填“ZnSO4”或“CuSO4”)溶液;Cu极的电极反应式是 。
② 图二中,Ⅰ是甲烷燃料电池(电解质溶液为KOH溶液)的结构示意图,该同学想在Ⅱ中实现铁上镀铜,则b处通入的是 (填“CH4”或“O2”),a处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式是 。
(3)将蓝矾(CuSO4·5H2O)、生石灰和水按一定比例混合,即可得到波尔多液(杀菌剂),其有效成分为难溶的碱式硫酸铜[xCuSO4·yCu(OH)2]。为测定某碱式硫酸铜的组成进行了如下实验:取等质量的碱式硫酸铜样品两份,一份滴加稀盐酸至恰好完全溶解,另一份高温灼烧后只得到CuO固体。所得数据显示n(HCl)︰n(CuO)=3︰2,则该碱式硫酸铜的化学式中x︰y= 。
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可以是溶液)中,甲、乙、丙均含有相同的某种元素,它们之间具有如下转化关系:。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若甲为碳,则乙为________(填化学式,下同),丙为_________。
(2)若甲为氯气,则丁为_______,丙为_________。
(3)若甲为二氧化硫,丁为氢氧化钠溶液,则丙→乙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4)若甲为氯化铝溶液,丁为氢氧化钠溶液,则乙→丙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海洋是资源的宝库,蕴藏着丰富的化学元素,如氯、溴、碘、镁等。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可以证明溴比碘的氧化性强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海带灰中提取的碘单质,往往含有一定的杂质,通常利用加热的方法除去杂质,这个过程中主要利用碘性质中的___________,也可以通过萃取分液的方法提取碘,实验室中分液时,分液漏斗中的上层液体应从分液漏斗的_______(填“上”或“下”)口倒出。
(3)点燃的镁条可以在二氧化碳气体中继续燃烧,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一种新型燃料电池,一极通入空气,另一极通入丁烷气体;电解质是掺杂氧化钇(Y2O3)的氧化锆(ZrO2)晶体,在熔融状态下能传导O2-。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通入空气的极发生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填“氧化”或“还原”)反应。
(2)在电池工作过程中,O2-向_______移动,负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每有1mol丁烷参加反应,理论上消耗氧气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___。
高铁电池是一种新型可充电电池,与普通高能电池相比,该电池长时间保持稳定的放电电压。高铁电池的总反应为3Zn+2K2FeO4+8H2O3Zn(OH)2+2Fe(OH)3+4KOH,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放电时, _______(填物质化学式,下同)作负极,充电时,____________作阴极。
(2)放电时正极附近溶液的碱性__________ (填“增强”或“减弱”)
(3)充电时,每转移3mol电子,被氧化物质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__。
偶联反应是近年来有机合成的热点之一。化合物I的结构简式为,它可以发生以下反应:
利用化合物Ⅱ可以合成,其合成路线如下:
(1)化合物I的分子式为_________,与氢氧化钠水溶液加热的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
(2)化合物Ⅳ→化合物Ⅴ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_,Ⅵ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
(3)已知和化合物I也能发生类似于反应①的反应,生成有机化合物Ⅶ,则Ⅶ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4)化合物Ⅷ比化合物Ⅱ多一个碳原子,写出满足下列条件的化合物Ⅷ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_。
①苯环上只有两个处于对位的取代基;②能发生银镜反应;③核磁共振氢谱有四组吸收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