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东周时期的根本变革
东周时期(公元前771-256年),王朝软弱无力,封建主相互混战不绝,表面上是个多事的时期。不过,这也是一个社会经济发生根本变革,从而决定而且永久地决定中国发展进程的时期。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问题:
(1) 为什么说这是一个“多事的时期”?(不得照抄材料)
(2) “社会经济发生根本变革”的主要表现有哪些?
(3)这一时期呈现出的哪些趋势决定着此后的“中国发展进程”?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材料一:

(1)依据图1,回答一战爆发的根本原因和具体原因
图2所示漫画是2008年我市高考文综卷一道选择题所创设的情境。结合所学知识判断:

(2)图中“鸟”代表什么?他以何种身份参加1919年的会议?为什么说“希望注定无情破灭”?
(3)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两次世界大战的性质、战后出现的国际组织、战后世界格局的变化。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隆庆元年(1567年),进士蒋以化记载:“我吴市民,罔籍田业,大户张机为生,小户趁织为活。每晨起,小户数百人嗷嗷相聚玄庙口,听大户呼织,日取分金为饕餮计。大户一日之机不织则束手,小户一日不就人织则腹枵,两者相资为生久矣。”
——《西台漫记·记葛贤》
材料三张之洞,清末重臣。1889年,调任湖广总督。他以武汉为中心,先后创办了一批近代工业企业,居全国之冠,资本总额约为1130万两白银,并形成了以重工业尤其是军事工业为龙头的湖北工业内部结构,武汉也一跃而成为全国的重工业基地。
材料四 1872年,陈启沅从安南(今越南)回到广东,他的家乡盛产原料茧,当地农民有缫丝传统,因而人员可大量招募。于是,他仿效在安南的法国式缫丝机器,亲手设计绘制了两套机器图样。全部设备包括蒸汽锅炉、缫丝车和丝釜都由当地制造,其中丝车改为木制,丝釜改为陶制,仿制了“法国式(共拈式)”的缫丝机,于1874年在南海县西樵简村堡创办我国第一家民族资本的蒸汽缫丝厂“继昌隆”。采用自己设计的机器缫丝,俗称“丝偈”,该厂雇佣工人六七百,出丝精美,行销欧美,获利甚厚。不久,因被视为异端,于1881(光绪七年)被南海知县下令关闭。
材料五祝大椿办上海公益纱厂,“其初纯系华人资本,后为营业起见,利用怡和洋行以推广销路,让一部分股份给英人,改为中英合办”。
荣宗敬和荣德生号称“面粉大王”。荣家的保兴面粉厂遭到当地保守势力的阻挠,说工厂的兴建破坏了“风水”,将官司打到督抚衙门,反复再三,最后在两江总督刘坤一支持下,官司才告一段落。
——以上材料摘自岳麓版高中教材必修二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图一和图二反映的经济活动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材料二反映的经济现象是什么?概括其本质特征。
(2)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举出张之洞在湖北创办的近代企业。
(3)材料四反映的经济现象和材料二相比有何明显进步之处?
(4)材料四和材料五反映了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状况如何?
(5)结合所学谈谈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影响。

材料一早在近代初期,西方殖民者就已在非洲建立殖民据点。进入19世纪后,侵占非洲土地的活动加强,但主要在沿海地区。……(19世纪)70年代苏伊士运河的开始通航,西非和南非新的金矿和钻石产地的发现,以及许多经济作物的种植成功,大大提高了非洲在整个世界的政治、经济和战略地位。在这种情况下,资本主义列强掀起了争夺和瓜分非洲的狂潮。
——摘编自刘宗绪《世界近代史》
材料二到1938年为止,西方列强在非洲的资本输出数额巨大……利用成立的矿业公司、种植园公司和商业公司等垄断了非洲殖民地的采矿、农业、商业和交通运输业,控制其国民经济。……西方国家在非洲殖民地的资本输出,不是投资在有利于殖民地经济发展的部门,而是投资于供出口可获暴利的矿业和种植经济作物为主的农业上。
——摘编自《世界历史十五讲》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1870年前后西方列强对非洲殖民侵略的主要变化;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
(2)19世纪晚期,面对西方列强殖民侵略的加强,非洲人民掀起反抗斗争的高潮,试举出其中的两个重大历史事件,并指出其主要特点。
(3)根据材料二,概括西方国家在非洲殖民掠夺的主要特点。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后取得独立的非洲国家在发展经济方面面临的主要任务。

(32分) 以法律保障政治文明,是人类社会政治文明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内在要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黄宗羲指出:“三代以上之法也,固未尝为一己而立也。后之人主(君主)既得天下,唯恐其祚命(统治)之不长也,子孙之不能保有也,思患于未然以为之法。然则其所谓法者,一家之法,而非天下之法也。”……他认为这种“非法之法”不仅是祸乱的渊薮,而且束缚了天下人的手足。他强调应建立“天下之法”的法制,认为“有治法而后有治人”。只有法制完善了,才能够治平天下。
——摘编自《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第8条所有法国人都享有民事权利。
第537条除法律规定的限制外,私人得自由处分属于其所有的财产。
第1134条依法成立的契约,在缔结契约当事人间有相当于法律的效力。前项契约,仅得依当事人相互的同意或法律规定的原因取消之。
——《拿破仑法典》

材料四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迫切需要出发,明确提出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应当把立法工作摆到重要议程上来,从此我国立法活动全面恢复并迅速展开。……改革开放30多年来,在党中央的领导下,我们成功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立法路子。我们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有计划、有重点、有步骤地开展立法工作,仅仅用几十年时间就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吴邦国《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1)根据材料一,概括黄宗羲对中国古代法制弊端及其解决办法的认识。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产生这种认识的时代背景。
(2)材料二体现了《拿破仑法典》的哪些基本原则?该法典有何影响?以17、18世纪的英国、美国为例,说明立法在确立资产阶级统治中的作用。
(3)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三所示两部法律文件在性质和历史作用上的不同。
(4)根据材料四,指出新时期我国法制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结合材料四和所学知识,分析取得这一成就的原因。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
材料一儒家学说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经历了一系列的发展和演变。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孔子创立了儒家思想。后来孟子和荀子初步发展了儒家思想,在人性论方面,他们是一致的。西汉时期,为适应“休养生息”的时代要求,董仲舒改造了儒家思想,确立了儒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
(1)材料一中共有3处说法不符合史实,请指出错误并予以改正。
材料二“ 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 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汉书•董仲舒传》
(2)材料二的核心思想是什么?这一思想引起的改革在历史上有何影响?
材料三至论天下之理,则要妙精微,各有攸当;亘古亘今,不可移易,唯古之圣人为能尽之;而其所行所言,无不可为天下后世不易之大法。
——(南宋)朱熹《行宫便殿奏札》
(3)根据材料和所学,指出朱熹对儒家思想的态度并分析其本质目的。
材料四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
——《明夷待访录.财计三》
(4)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述黄宗羲的思想主张。如果要给以上材料拟一个主题,你认为最恰当的表述是什么?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