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面是有关微生物培养和应用的材料。
Ⅰ、下表为某微生物培养基配方,请回答:

牛肉膏
蛋白胨
乳糖
蔗糖
琼脂
K2HPO4
伊红
美蓝
蒸馏水
pH
5g
10g
5g
5g
2g
2g
0.4g
0.065g
1000
7.2

(1)该培养基中含生长因子的是                
(2)若用此培养基培养出了一些有金属光泽的紫黑色菌落,则应该是          菌落。
Ⅱ、某生物兴趣小组开展探究实验,课题是:“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与时间的变化关系”。
实验材料、用具:
菌种和无菌培养液、试管、血球计数板(2㎜×2㎜方格)、滴管、显微镜等。
酵母菌的显微计数方法:
①血球计数板:是带有微小方格刻度的玻璃片,用于在显微镜下对微生物的计数。
②将含有酵母菌的培养液滴在计数板上,计数一个小方格内的酵母菌数量,再以此为根据,估算试管中酵母菌总数。连续观察7天,并记录每天的数值。
(3)根据所学知识,该课题的实验假设是:开始一段时间酵母菌呈“J”型增长,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酵母菌呈“S”型增长。
(4)本实验没有另设置对照实验,原因是__            ________。该实验是否需要重复实验?           _                .
(5)在吸取培养液计数前,要轻轻振荡几次试管,原因是___           _______。
(6)如果一个小方格内酵母菌过多,难以数清,应当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利用生物净化原理治理环境污染 群落的主要类型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图为牛胚胎移植的基本程序,请据图回答:

(1)图中a、b、c过程分别是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2)在胚胎移植过程中,供、受体母牛选择好后,要用________激素进行同期发情处理,这样处理的原因是供体和受体生殖器官的生理变化相同,为胚胎移入受体提供了相同的生理环境,以保证移植的胚胎能够继续正常发育。
(3)为了提高牛胚胎的利用率,采用的技术是___________处理的时期是 ___________
(4)从哺乳动物早期胚胎或原始性腺中分离出来的细胞,称为ES或EK细胞。这类细胞的形态特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图是我国南方开始尝试的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式图,它利用雏鸭旺盛的杂食性,吃掉稻田里的杂草和害虫,利用鸭不间断的活动产生中耕浑水效果,刺激水稻生长,用作物养猪、养鸭,用稻秆培育蘑菇、生产沼气,猪鸭粪、沼渣肥田,生产出无公害的大米与蛋肉类。请据图回答:

(1)该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是。鸭与害虫、杂草的关系是
(2)生产的大米无公害的原因是:
(3)在发酵装置里的B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微生物,其细胞结构与水稻细胞最主要的区别是
(4)蘑菇在该生态系统中属于,如图示,在农业生产上,将蘑菇房与蔬菜大棚相通,可提高蔬菜产量,试分析其增产的原因:
(5)一般地说,农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较低,废弃农田上会发生群落演替,该演替的类型是

碳是组成生物体的最基本元素,可以说地球上的生命是在碳元素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下图表示碳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之间循环的示意图。请根据图回答:

(1)从生态系统角度看,能发生a、b两个生理过程的生物属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的,从高等生物新陈代谢角度看,完成a、b过程的细胞器中发生的能量变化是
(2)如果图中g过程是不可逆的,则该过程发生在哺乳动物的(器官)中,促进g过程的激素是 。人体正常血糖浓度为80—120mg/Dl,血糖平衡的神经调节中枢在
(3)图中d代表的生理过程是作用,I生理过程的场所是

Ⅰ.为了研究在大豆种子萌发和生长过程中糖类和蛋白质的相互关系,某研究小组在25℃、黑暗、无菌、湿润的条件下萌发种子,然后测定在不同时间种子和幼苗中相关物质的含量,结果如图所示:

(1)在观察时间内,图中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是       ,萌发前营养物质主要储存在大豆种子的      中,此结构最初由     发育而来。
(2)上图表明:糖类和蛋白质之间的关系是       。糖类在  过程中产生一些中间产物,可以通过        作用生成相对应的    
(3)如果在同样条件下继续培养,预测上图曲线的最终变化趋势是       ,其原因是                         
Ⅱ.在上述定量测定之前,进行了蛋白质含量变化的预测实验,请填充实验原理;判断实验步骤中划线部分是否正确,并更正错误之处;写出实验结果。
(1)实验原理:蛋白质          ,其颜色深浅与蛋白质含量成正比。
(2)实验步骤:
①将三份等量大豆种子分别萌发1、5、9天后取出,各加入适量蒸馏水,研碎、提取,定容后离心得到蛋白质制备液;
②取3支试管,编号1、2、3,分别加入等量的萌发1、5、9天的蛋白质制备液;
③在上述试管中各加入等量的a.双缩腺试剂A和B(按比例配制)的混合液,振荡均匀后,b.在沸水浴中加热观察颜色变化。
a:
b:
(3)实验结果:                 

某校生物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在进行遗传病发病情况调查时,发现本校高一年级有一位男生患一种单基因遗传病,这种病有明显的家族聚集现象。该男生的祖父、祖母、父亲都患此病,他的两位姑姑也有一位患此病,这位姑姑又生了一个患病的女儿,已知家族中其他成员都正常。
(1)该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属于性遗传病。
(2)请根据这个男生及其相关的家族成员的情况,在下图方框中绘制出遗传系谱图,并标出该男生直系亲属的基因型。(该致病基因用A或a表示)(7分)

(3)该男生的基因型与他姑姑患病女儿的基因型相同的几率是%。预测将来该男生与表现型正常,但其父亲为色盲的女性婚配,生育一个只患一种病的男孩几率是。他们若婚后生了一个性染色体为XXY的色盲男孩。那么染色体变异发生在细胞减数分裂的第次分裂过程中。(每空2分)
(4)经多方咨询,该男生进行了手术治疗,术后表现正常。若成年后与表现型正常的女性婚配,你认为其后代是否会患该病?。为什么?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