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左图为德国鲁尔区,右图为中国辽中南地区.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中A、B两地都位于地球五带中的__________带.两地一年中昼夜长短变化较大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
鲁尔区和辽中南地区最重要的工业部门都是________。它们均拥有丰富的_______ (能源),20世纪60年代以来,该能源的优势地位逐渐被__________和天然气所取代。
近几十年来,这两个地区的一部分重工业布局向海港城市靠近,主要是为了充分利用当地的__________优势。
借鉴鲁尔区综合整治的经验,请你为辽中南地区可持续发展献计献策。(至少两条)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海底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特点和现状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面图中的虚线为一月0℃等温线,读图回答问题。

(1)描述甲图中一月0℃等温线的大致走向,并说明影响的主要因素。
(2)两图所示的50°N地区,甲与乙比较,甲区域冬季更加暖和湿润,试分析其原因。
(3)①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始城市化的国家,城市的迅速发展会改变土地利用方式,并对自然环境各要素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试分析城市的发展对地下水产生的不良影响,并提出缓解措施。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1)列举宁夏平原种植业发展的优势自然条件。
(2)简要分析宁夏平原农业生产发展的主要环境问题及其产生原因。
(3)宁东直流工程是世界上首个±660千伏直流输电工程,是国家“西电东送”的重点工程。工程起于宁夏银川东换流站,止于山东青岛换流站。简要分析变“输煤”为“输电”,对山东省的能源利用有何好处?

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示意图

材料二 20世纪50年代以来,图示某些区域建立了许多国营农场,引种优质长绒棉,目前,这些区域的棉区是我国最大的商品棉生产基地,种植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近年来,每至棉花收获季节,数十万外地民工前来这里采摘棉花。
(1)近年来,塔里木河断流时间增长,河流流量减小,简要分析其原因。
(2)有专家提出“引渤入新”的设想:引渤海水经内蒙古入新疆。分析“引渤入新”对新疆受水区生态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
(3)该地有我国最大的长绒棉生产基地,该地距消费市场较远却并未影响该区域商品棉销售,请解释原因。
(4)说明该区域商品棉生产的限制性因素。
(5)吐鲁番盆地是我国夏季气温最高的地方,试分析其原因。

阅读世界部分地区示意图,回答问题。

(1)某日①②两地游客同时观看到当天的日落,在①③两地用箭头画出该季节的盛行风向。下列关于该日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太阳直射北半球
B.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
C.①④两地同时日出
D.④地正午太阳高度较小

(2)从自然条件分析A国发展工业的区位条件。
(3)图中⑤地冬季和夏季的每日平均日照时数差别很大,试分析原因。

(10分)【环境保护】
阅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说出图示地区在发展特色农业过程中可能引发的生态环境的变化。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