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辽河流域面积约13万km2,平均年降水量为375mm。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农牧业的发展,其环境问题日益严重。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4)题。
材料一:西辽河流域在全国的位置及其水系示意图。
材料二:1995~2005年西辽河流域各土地利用类型数量的变化。
(1)西辽河属于 ① (内、外)流河。西辽河流域处于半湿润区与 ② 区、温带森林带与 ③ 带的过渡地带,生态环境十分脆弱。
(2)西辽河流域地处我国 ① 重要林业生态工程的地带,该工程对改善环境最显著的作用是 ② 。
(3)监测土地利用类型变化最主要用到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① 。1995~2005年,西辽河流域数量增加最多的土地利用类型是 ② ,数量减少的土地利用类型有 ③ ,造成这种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④ 。
下图所示国家人口较多,经济落后,以传统农牧业为主,森林覆盖率近30%。
(1)分析该国地形、地势特点。
(2)分析该国水能资源的开发条件。
阅读日本区域图,回答问题。(9分)
(1)归纳日本河流的主要特征。
(2)一般情况,夏季日本太平洋沿岸河流径流量大于日本海沿岸河流,为什么?(2分)
(3)日本传统工业区高度集中于太平洋沿岸,试分析原因。
图中a、b、c代表等值线,并且数值为a>b>c,回答以下问题。
(1)设该图示为等温线图,则:
①该地位于半球。
②若该处是陆地,此图反映的时间为月(1月或7月)此时太平洋上形成气压(高或低)。
③若该地等温线弯曲是地形所致,则该处地形是。(谷地或山地)
(2)设该图示为等高线图,则:
①该地形是。
②下边所示的剖面图中属CD剖面图的是。
③B处气压比D处,说明气压与海拔的关系。
读我国某地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示意图和该地气候资料统计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与我国东北地区相比,该地区发展种植业的优势和不足分别是什么?
(2)为充分发挥农业资源丰富的优势,延长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该地区应发展的工业可以有哪些?
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经两岸同胞近四年的共同建设,福建平潭国家级综合实验区于2013年2月24日基本实现了两岸“一日生活圈”夙愿。
材料二下图为“平潭国家级综合实验区示意图”。
(1)台湾与福建在平潭共建综合实验区有哪些有利条件。
(2)平潭综合实验区的建设对当地人文地理环境有何影响?
(3)台湾东北的钓鱼岛距基隆市约190千米,钓鱼岛是台湾岛的附属岛屿,其附近海域是我国台、浙、闽渔民的传统捕捞作业区。简述钓鱼岛西侧海域渔业资源丰富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