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辽河流域面积约13万km2,平均年降水量为375mm。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农牧业的发展,其环境问题日益严重。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4)题。
材料一:西辽河流域在全国的位置及其水系示意图。
材料二:1995~2005年西辽河流域各土地利用类型数量的变化。
(1)西辽河属于 ① (内、外)流河。西辽河流域处于半湿润区与 ② 区、温带森林带与 ③ 带的过渡地带,生态环境十分脆弱。
(2)西辽河流域地处我国 ① 重要林业生态工程的地带,该工程对改善环境最显著的作用是 ② 。
(3)监测土地利用类型变化最主要用到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① 。1995~2005年,西辽河流域数量增加最多的土地利用类型是 ② ,数量减少的土地利用类型有 ③ ,造成这种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④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交通可以缩小时空距离。不同形式和层次的交通运输网,可使不同地域间相互交流、联系,实现互补。今日世界交通运输联系不仅仅局限于一国之内,而且扩大到国与国之间,洲与洲之间。
昆曼公路北起中国昆明,经西双版纳进入老挝,南止于泰国曼谷,长1850千米,有“21世纪新丝绸之路“之称。沿途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显著的地域差异铸就了这条斑斓的彩带。
(1)运用所学知识,说明昆曼公路建设对四川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2)分析该区域不利自然条件对昆曼公路建设的影响。
(3)简述修建该公路可能给沿线地区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
读世界著名三大河的河口三角洲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甲地棉花生产主要是出口,而乙地棉花则是内销。简述形成这种差异的原因。
(2)比较说明乙、丁两地区农业地域类型的差异。
(3)试分析丙地区洪涝灾害严重的原因。
下列为北半球不同天气系统图示及南京的天气变化表。读图表,回答下列问题。
(1)读图,完成下表。
(2)根据表中数据判断这期间影响南京的天气系统,并说出该天气系统过境时及过境后天气的变化情况。
(3)如果此时亚欧大陆D天气系统强盛,那么请说出地中海沿岸的气候特点与成因。
读等高线地形图及高速公路走向图,回答下列问题。
(1)高速公路经过的乙地形名称为 。图中陡崖的最大相对高度约为 (取整数)米。
(2)高速公路建设时,要求图中沿线各点的高程与甲点基本一致。在建设甲点至丙点时,技术部门提出了“开挖隧道”和“开山推土”两个方案。最终施工按“开山推土”的方案进行。请你简述“开山推土”方案的合理性。
(3)为了防止陡崖断面处发生滑坡现象,可采取的有效措施有下列中的(多选)( )
A.植草铺膜 |
B.修筑梯田 |
C.控制车流量 |
D.整修、加固裸露的石土 |
E.对陡崖实施爆破并全部推平
(4)为了使公路两侧原有的一些特有动物能继续保持在地面上的相互往来,修筑高速公路时可采取哪些措施以实现这一口的。
下图是以某极点为中心的地球俯视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图表示的节气为 ,图中极点为 (南、北)极点,PB为 (晨、昏)线。
(2)A、B、D、P四地比较,线速度的大小关系为: ,此时地球公转速度较 (快或慢)。
(3)此时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是:____________________、 。
(4)B地此时太阳高度为 ,D地正午太阳高度为 。
(5)图示北京时间为 时,图中A地 时日出,昼长为为 小时。
(6)A地位于D地的 方向。图中F点此时旗杆的影子朝向为 。
(7)图中新的一天的范围为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