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读等高线地形图及高速公路走向图,回答下列问题。

(1)高速公路经过的乙地形名称为    。图中陡崖的最大相对高度约为    (取整数)米。
(2)高速公路建设时,要求图中沿线各点的高程与甲点基本一致。在建设甲点至丙点时,技术部门提出了“开挖隧道”和“开山推土”两个方案。最终施工按“开山推土”的方案进行。请你简述“开山推土”方案的合理性。
(3)为了防止陡崖断面处发生滑坡现象,可采取的有效措施有下列中的(多选)(    )

A.植草铺膜
B.修筑梯田
C.控制车流量
D.整修、加固裸露的石土

E.对陡崖实施爆破并全部推平
(4)为了使公路两侧原有的一些特有动物能继续保持在地面上的相互往来,修筑高速公路时可采取哪些措施以实现这一口的。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景区的景点、交通和服务设施的规划设计 地形、气候、水文等条件与旅游安全的关系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1)图中甲、乙、丙所代表的岩浆和岩石的名称是:
甲________________、乙________________、丙________________。
(2)写出图中各箭头所代表的地质作用含义是:
A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_。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A、B、C、D气压带分别为:
A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带, B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带,
C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带, D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带。
(2)E、F风带分别为:
E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带, F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带(北半球)。
(3)图中A、B、C、D四地降水较多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国东南部某城市,随着经济的发展,出现了一些环境问题。根据下述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一(4)题。
资料一气溶胶粒子是指固体粒子、液体粒子或它们在气体介质中形成的悬浮体。大气中某些气溶胶粒子达到一定程度时,可形成混浊天气现象,造成大气污染。
资料二见图甲。

图甲某城市三监测站各月平均混浊天气日数图
资料三见图乙。

图乙某城市主要区域污染源排放比例图
注:PM10指大气中直径小于10微米的可吸入颗粒物
(1)该市混浊天气出现日数最多的是月,出现日数最少的是月。
(2)请描述该市S02污染源的空间分布特点,并分析原因。
(3)防治该市大气污染可采取哪些措施?

读图和有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有关资料表明,全球约有30%的土地因人类活动产生退化,每年流失土壤201亿吨。全世界每年运输中遗散到海洋中的石油高达1 000多万吨,重金属数百万吨,还有数量众多的各种垃圾。全球每年向大气中排放的二氧化碳约有230亿吨,较20世纪初期增加25%;与此同时,空气中的颗粒物质、二氧化硫、一氧化碳和硫化氢等污染物,也在不断增加。全世界的森林面积以每年约1700万平方米的速度在减少,平均每天有140种生物灭绝。
(1)写出图中字母反映的环境问题:A;B;C
(2) 请简要分析世界土地荒漠化面积日益扩大的原因。
(3)我国北方春季常出现沙尘暴天气,其主要原因是

2010年10月23日,新中国治淮60周年纪念大会在安徽召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图的两个地区是我国水旱灾害发生频率较高的两大地区。

材料二 2009年9月到2010年初夏,我国西南部分地区持续少雨,气温偏高,遭遇严重旱灾。长期高温少雨,致使云南大部、贵州大部、川西高原南部、广西北部和东南部出现重度以上气象干旱,对群众生活、农业生产、塘库蓄水、森林防火等造成极大影响。
材料三淮河流域是我国洪水灾害发生频繁的区域,该地区在历史上曾多次发生大的全流域性洪水灾害。
(1)读材料二,分析导致该地区2009-2010年发生严重旱情除降水因素以外的其他主要原因。
(2)读B图和材料三,分析淮河流域多洪涝灾害的水系原因。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