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联合国会议通过了延缓实施“地球工程”的决议。“地球工程”包括:在地球运行轨道上空架设反光板、人工造云、人工制造巨型“树木”、人造“火山”向空中释放硫化物等。对于下列环境问题,“地球工程”有可能
直接起到遏制作用的是
A.大气污染 | B.湿地丧失 | C.物种灭绝 | D.全球变暖 |
“地球工程”对地球可能起到的作用是
A.遮阳伞 | B.防弹衣 | C.保温被 | D.过滤器 |
联合国延缓实施“地球工程”的主要原因是该工程
①影响生物多样性 ②增强太阳辐射强度
③影响气候及生态系统 ④增强自然灾害风险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湿地与森林、海洋被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其在防洪、抗旱、调节气候、控制污染等方面具有其他生态系统所不可替代的功能和效益,被誉为“地球之肾”。据此回答6~8题。下列地理事物中都属于湿地的是 ( )
①纳木错湖 ②滩涂③黄河 ④渤海 ⑤水稻田
A.①②③④ | B.②③④⑤ | C.①③④⑤ | D.①②③⑤ |
我国政府下令停止开垦三江平原上的沼泽地,主要原因是 ()
A.三江平原的土壤十分贫瘠 | B.开发的成本太高 |
C.粮食过剩,价格下降 | D.为了保护、改善生态环境 |
长江中下游湿地破坏严重,主要是因为该地区 ( )
A.用水增多,地表水减少 |
B.河湖淤废 |
C.城市化建设和围湖造田占用大量湿地 |
D.大片湿地改建为鱼糖 |
区域发展包括初期—成长—转型—再生等不同阶段,据此完成4~5题。关于区域发展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初期阶段,区域内城镇很少,空间结构比较复杂 |
B.成长阶段,区域内部人地关系基本协调 |
C.转型阶段,区域原有的集聚效应减弱,经济呈现衰败、萎缩状态 |
D.再生阶段,应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工业,解决大量工人失业问题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区域空间结构的演化,与地理条件、发展水平、经济区位、历史文化等因素密切相关,并且表现出平衡----不平衡---平衡的总体发展趋势
②粗放型的区域开发方式,以自然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和生态环境的大范围破坏为代价,谋求地方经济在短期内的高速增长
③发展水平比较低的区域,其社会经济通常是开放的
④发展水平比较高的区域,区域是相对封闭的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我国成为国际产业转移的核心地带,其根本原因是( )
A.企业为利用我国丰富的原材料 |
B.企业为开发我国庞大的市场 |
C.发达国家为转嫁污染 |
D.企业为降低生产成本,获取最大利润 |
下列做法不利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是( )
A.焚烧固体废弃物 | B.回收废旧的电池 |
C.使用无磷洗涤剂 | D.研制可降解的包装袋 |
下列环境问题属于环境污染的是( )
A.水土流失 | B.土地荒漠化 |
C.湖泊水体富营养化 | D.生物多样性减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