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两山体自然带的垂直分布图,关于甲乙两山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A.影响甲乙两山地自然带谱数量的差异的因素是海拔高度 |
B.同一类型的自然带在甲山出现的高度比乙山高 |
C.甲山地基带南坡分布的海拔较高的主要原因是南坡为阳坡 |
D.乙山地雪线北坡较南坡高的主要原因是北坡为迎风坡 |
下面是某地区年干燥度等值线圈,年干燥度为年可能蒸发量与年降水量的比值。读图回答下列各题。M点的值可能是
A.0.4 | B.0.8 | C.1.2 | D.1.6 |
导致图中①、②两地年干燥度不同的主要因素是
A.光照 | B.热量 | C.降水 | D.土壤 |
N地等值线向南凸出,其主要原因是N地
A.海拔高于同纬度地区 | B.年降水量小于同纬度地区 |
C.光照大于同纬度地区 | D.受西北季风影响大于同纬度地区 |
下图为某特大城市距离市中心4千米范围内城市各功能区占土地面积比例变化示意图,
关于图中①、②、③、④表示的功能区的表述,正确的是
A.住宅区、工业区、行政及绿化区、商业区 |
B.商业区、工业区、住宅区、行政及绿化区 |
C.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行政及绿化区 |
D.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行政及绿化区 |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关于图示区域说法正确的是
A.A半岛地势东高西低 | B.A半岛雪线西坡高,东坡低 |
C.随着全球变暖,B处水温将降低 | D.B为该区域7月等温线 |
图中0℃等温线弯曲的主要原因是
A.纬度 | B.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 C.地形和地势 | D.洋流和地形 |
读全球海洋PH值变化图(下图),回答问题下列各题:根据资料推测,全球海洋PH值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全球变暖,海水温度升高所致 | B.火山喷发的CO2溶于海水所致 |
C.海洋中的生物死亡分解所致 | D.人类排放CO2溶于海水所致 |
如果全球海洋酸化的持续加重,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珊瑚礁的保护形势将更严峻 | B.海堤保护能力将减弱 |
C.全球酸雨危害将减轻 | D.海水物理侵蚀将增强 |
下图为我国东部地区甲、乙两城市三个年份常住人口密度分布图,图中楼高表示2000年城市商务楼相对高度。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982—2000年,两城市的市中心常住人口密度变化特征相同 |
B.1982—2000年,两城市的边缘区常住人口密度变化特征相同 |
C.2000年甲城市的人口规模比乙城市小 |
D.2000年乙城市的服务范围比甲城市小 |
关于2000年两城市功能区分布的推断,最可能的是:
①甲城市的中心商务区位于M处②乙城市的中心商务区位于P处
③甲城市的卫星城位于N处④乙城市的卫星城位于Q处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