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3月16日出版的《环球》杂志刊登《两会家书——海外游子致两会的17封建言信》组稿。这17封“家书”是海外学子结合自身的学习和经历,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多角度思考和多方面建议,包括:城市交通、中国制造、地产税制、医疗改革、反腐、大学生就业、关于食品安全、可持续发展等。
请用《探索规律实事求是》知识回答:
(1)材料中“这17封‘家书’是海外学子结合自身的学习和经历,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多角度思考和多方面建议”这段话体现了哲学上哪对关系?并简单阐述这一辩证关系。
(2)这17封“家书”,对我们青年学生有什么哲学启示?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春暖花开,风和日丽,5名女游客带着4个小孩在某森林公园赏花,为拍到“桃花雨”,几名女游客使劲摇晃树枝,大量花瓣随之飘落,一根树枝被活生生掰断。当有人上前劝阻时,女游客不以为然地说:“花总是要落的嘛!”此行为虽“微”,但影响却不小。
当今时代流行“微”,微博、微信、微阅读等已走进百姓生活。在微公益、微服务等“微行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递正能量的同时,类似于上述“桃花雨”事件的“微行为”却在散播负能量。因此,身处“微”时代,我们决不能忽视点点滴滴的“微行为”。
(1)“微行为”——行为虽小,事关重大。原因何在?(两个方面即可。4分)
(2)请你聚焦现实生活,列举两个符合或违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的“微行为”。(与材料重复者不得分,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等。4分)
(3)请选取你所列举的其中一个“微行为”进行评析。(两个方面即可。4分)
2014年11月7日至13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主持了亚太经合组织(APEC)
第二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根据时事要闻,某班绘制一期相关板报,以下是板
报的部分内容,请你参与并回答问题。
(1)新中装的设计体现中华文化什么特点?
(2)把红旗轿车指定为官方用车说明了什么?
(3)我国成功举办APEC会议,践行哪一基本国策,在世界舞台上呈现了一个怎样的中国?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法治篇
法治中国正稳步前进!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让我们听听阳阳的所见所闻。理解宪法的精神,感受法治的力量。(1)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六大任务是什么?(时事,6分)
(2)从见闻一可以悟出法律的哪些作用?
(3)阳阳想知道表姐就职时必须向宪法宣誓的理由,请您告诉他。(回答两点即可,4分)
(4)见闻一中车主受到扣车、罚款甚至拘留的处罚,对我们有何启示?(回答两点即可,4分)
2015年的工作报告看点特别多,某校九年级的同学们围绕着看点进行了探究,请你参与并回答问题。
看点一:改革“关键点”
2015年是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强调:改革开放是推动发展的制胜法宝,必须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全面深化改革。深化国企国资改革,准确界定不同国有企业功能,分类推进改革。
(1)改革开放是推动发展的制胜法宝,说明改革开放有何重要性?
(2)虽然不同国有企业功能不同,但它们在国民经济中具有的作用是相同的。请你写出其作用。
看点二:民生“关心点”
2015年是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强调:立国之道,惟在富民。要以增进民生福祉为目的,加快发展社会事业,改革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和谐进步。
(3)“立国之道,惟在富民;立国之本,惟在树人”,这里的立国之本指的是什么?
(4)“促进社会主义正义和谐进步”,谈一谈公平正义的要求是什么?
看点三:法治“关注点”
2015年是我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强调:我们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法治政府、创新政府、廉洁政府和服务型政府。坚持依宪施政,依法行政,把政府工作全面纳入法治轨道。
(5)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就要坚持 ,保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6)为什么要坚持依宪施政?(说出一点即可)
(7)你会通过何种途径了解政府工作报告的新看点?
我省2014年民生工作也是“蛮拼的”,一项项民生新政,影响了你我的生活,2015年将继续“易保障基本民生为重点,织牢织密民生安全网,实现民生改善与经济增长相协调、相促进”。
2014年我省全年民生支出3833亿元;企业退休人员养老人均月增加168元;城乡统一的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基本医保财政补贴标准提高;······
(1)省委省政府上述举措表明了什么?
2015年我省决定: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年均公用经费基础定额由小学585元、初中785元,提高到小学625元、初中825元;······
(2)这一决定有利于保障未成年人的 权。
(3)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我省作出这一决定的依据。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2015年我省将坚持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持续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努力朝着蓝天净水的目标不断前进。
(4)实现“蓝天净水”的目标离不开每个公民的参与。请列出你的具体行动。(4分,从两个角度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