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09年9月是第六个“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我校高二(1)班为了配合学校开展以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为主题的宣传教
育活动,准备开展以下活动:举办一次展览,其主要内容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长期的实践中丰富民族精神的具体成果;查阅相关资料,收集体现中华民族精神的格言和我国近现代历史上能体现伟大民族精神的代表人物及相关事迹。
(1)假如你是这次展览活动的策划者,请你将展览活动的主要内容的要点写出来。(至少三点)
(2)为开展这次活动,学校要在教学楼的走廊上张贴体现民族精神的名人名言和先进人物的画像,请你分别列举两个实例供老师参考。
(3)请你为本次活动设计另外两种形式,并谈谈你参加活动的感想。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A区人大代表王老师,发现学校周边的部分商家有向学生兜售内容低俗甚至不健康书刊等违法违规行为,于是写了《净化校园周边文化环境,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议案递交给A区人大。A区人大十分重视,将议案转发给了区文化局、教育局、工商局等相关部门,要求立即对此类现象进行整治。A区相关行政部门联合部署展开了一系列行动:对全区校园周边文化市场进行联合整治,实施制度化常态化管理;下拨专款,加强各校图书馆(室)建设,增添各类优秀图书;由区教育局组织,在学校里进行读好书写好文周周评活动。经过共同努力,A区校园周边文化环境得到净化,学生思想精神状态发展趋势良好。
(1)结合材料,运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相关知识,分析A区人大代表、人大为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是如何履职尽责的。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知识,分析A区各方有效工作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意义。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我是歌手》是湖南卫视引进韩国版权,花重金进行本土化改造的中国首档歌手音乐对决电视节目。它逆转以往此类节目的比赛规则,聚集实力歌手同台竞技,评判权则掌握在现场普通观众的手中。
这档节目给了音乐足够的尊重,每位歌手演唱的歌曲名下,除了词作者、曲作者、编曲者,还有乐手的名字。依靠编曲者的不断创新、改编,使得每首歌曲既能引起观众的回忆又让人耳目一新。湖南卫视的平台优势、国内顶级的大型演唱会音响设备及舞台设计也是它成功的重要因素。网络的普及更是拓展了歌手曲目的传唱范围。
《我是歌手》的团队分成导演组、观众组、后期组等,特别增设了编剧组。每周一、周二,音乐总监和乐队忙着为歌手们编曲;周三、周四彩排摄影团队全程记录;后期剪辑团队负责处理素材,从1000多个小时的素材中剪辑出近2个小时。
《我是歌手》自开播以来收视率一路飙高,稳居同时段全国第一,给湖南卫视创造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增强了湖南卫视的社会影响力。
(1)结合材料,从文化发展的角度分析《我是歌手》收视率一路飙高的原因。
(2)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文化的关系说明《我是歌手》为什么能给湖南卫视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3)结合材料,运用系统优化的方法说明《我是歌手》的成功带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有哪些。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只要我们胸怀理想、坚定信念,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顽强奋斗、艰苦奋斗、不懈奋斗,就一定能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一定能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党要坚定这样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
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文化生活知识说明为什么实现当代中国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关键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从2012冬天到2013年春天,我国多地遭遇雾霾天气,严重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09—2012年S市空气质量、机动车保有量和煤炭消费状况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空气质量达二级(良)以上(天数)
285
283
279
275
机动车保有量(万辆)
103
121
156
180
煤炭消费量(万吨)
2210
2400
2621
2930
煤炭占全市能源消费比重(%)
42
39
37
36

注:①煤炭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目前世界平均水平为28%。②近年来,S市肺癌、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的发病率分别增长了47%、28%、25%。
材料二 为既保证经济发展,又改善空气质量,S市采取了以下措施:减少煤炭消费量,增加天然气在总能源消费中的比重;优化机动车结构,淘汰老旧机动车;关停高污染企业和退出一批落后生产工艺,大力发展高新科技产业和教育、传媒、通讯等服务产业;增加财政投入,加快发展农村清洁能源,鼓励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大力发展农村沼气,改善农村地区环境质量。
(1)揭示材料一所反映的经济信息之间的关系。
(2)结合材料,从经济生活角度,说明S市所采取的措施是如何体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的。
(3)在一次以“怎样建设美丽中国”为主题的班会活动上,小张同学发言说:“建设美丽中国,实现‘天蓝、山青、水绿’的美好愿景,现在再宣传环保理念已没有价值,真正有价值的是实际行动。”运用价值与价值观的有关知识,评析小张同学的观点。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近几年来,国家对农业、农村经济采取了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短短几年时间,我国完成了向农村“取”到向农村“予”的历史性转变。如农业税条例自2006年1月1日起废止,中国农民告别延续了2600年的“皇粮国税”。2011年以来,中央财政对“三农”方面的投入进一步加大。2011年全年对“三农”的投入首次达到1万亿元左右,主要用于促进农民增收,增强农业综合能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中央财政还新增129亿元资金,全部用于支持粮食生产和抗旱工作。在夏粮生产的关键时刻,国家决定提高补贴规模,同时实施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从2004年开始.我国粮食生产实现了“八连增”,连续5年超过5000亿千克。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从没有过成就。
材料二 解决好“三农”(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大局。“三农”问题是关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非常重视“三农”问题,重视推进农村综合改革。从2004年到2012年,连续9个中央一号文件聚焦“三农”,持续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重点,切实减轻农民负担,从而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不仅解决了13亿中国人的吃饭问题,而且对世界农业也作出了积极贡献,取得的辉煌成就举世瞩目。
(1)运用财政和税收知识对材料一中的强农惠农政策进行分析。
(2)结合材料二,分析党中央重视“三农”问题的政治原因。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