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高晋在其《奏请海疆禾棉兼种疏》中说到乾隆十四年时江苏松江、太仓为中心的江南滨海地区“每村庄知务本种稻者不过十分之二三,图利种花者则有十分之七八。因棉多稻少,每年口食全赖客商贩运,以致粮价常贵,无所底止。”这不能反映

A.清前期这一带棉花种植进一步发展 B.清朝前期农产品商品化程度高
C.清前期经济作物的种植进一步发展 D.清朝前期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据吴玉章回忆,1936年8月12日,东北抗日联军第一军总司令杨靖宇来信说:“贵报内容精彩,议论正确,自不必说,而所标出宗旨为‘不分党派,不问信仰,团结全民,抗日救国’正与敝军之宗旨相合。……正因为如此,故贵报深得敝军全体士兵的欢迎。”这说明《救国时报》

A.起到了宣传抗日主张的作用 B.丰富了军队士兵的业余生活
C.加强了部队的政治宣传工作 D.有利于推动全民族抗战爆发

1951年,世界保卫和平委员会主席的弗雷德里克•约里奥•居里对杨承宗说:“你回去转告毛泽东,你们要保卫和平,要反对原子弹,就要自己有原子弹。原子弹也不是那么可怕的,原子弹的原理也不是美国人发明的。”从此新中国开始思考核技术的开发。这是基于当时

A.朝鲜战争的危局 B.美苏冷战的升级
C.经济发展的需要 D.赶英超美的狂热

下图为《唐僧东方取经》漫画。它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B.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C.片面发展农业生产 D.脱离了生产力水平

从1952年开始酝酿,到1954年间基本形成了新的被称之为“和平统一战线政策”的对外政策。这项政策的主要内容就是以争取和平为目标,尽可能地联合一切希望保持和平的国家,在实践中首先表现为争取在中国周边地区形成安全缓冲地带。这一政策

A.率先为印度和越南所接受 B.超越了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分歧
C.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地位 D.意在清除帝国主义在华残余势力

图为纪念毛泽东诞辰120周年拍摄的某电视剧镜头。这一镜头反映的史实在

A.北伐战争时期 B.国共对峙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