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句子中在语言运用的得体方面有误,请分别指出来,并加以改正
①这个双休日我将登门拜访你,你可以在家恭候。( )
②社区里退休老校长对有关家长说:“暑假具有不同专长的大学生将登门为您的令郎、令爱辅导功课。”( )
③阅览室厉老师:原来约定的我班明天自学课来贵室集体阅读一事,因要单元测验,现决定改期;时间再另行磋商。( )
④我对李铭说:“你初中时的绘画作品,还惠存在我家,我还常拿出来欣赏。”( )
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2012年1月11日,我国首个”汉语综合应用能力水平测试”试点考试在北京、上海、江苏、云南、内蒙古和南开大学五地一校开考。据介绍,本次推出了”四级”和”五级”两个级别的测试,测试对象主要是中国人,在华的外国人也可以参加考试。但是测试内容的设计不是以外国人为主要对象。这项考试一旦形成规模,受到用人单位认可后,很可能成为一项入职参考。一些企业负责人表示,会将该项考试结果作为竞聘本企业岗位的条件之一。网友热议”中国人考汉语四、五级,这到底抽的哪根筋?”“考个证,证明自己会说母语,你准备好了没有?” 中国人有必要考汉语四、五级吗?
针对这个问题,你的看法怎样?请简要阐述。(要求:表达简明连贯,言之成理,150字左右。)
答:
根据文中划线句作相应仿写。
文人的情趣和性格似乎与游走在他们笔下的物有一种微妙的牵系。屈原笔下的香草,刘禹锡笔下的陋室,①,②,③,史铁生笔下的地坛……几千年寻觅的途中,中国文人在那些神性的物体上④,但也消磨着自己的悲愤和怨气。
相传金圣叹之子自幼聪慧,擅长对对子。一次他去参加童子试,途中采得鲜花一朵,边走边闻,不知不觉到了考场。老宗师(主考官)坐在堂上,他赶紧将鲜花藏入袖中。谁知主考官早已看到,随口戏①(xuè)道:
“小童子暗藏春色。”他一听,知道事情已无法隐瞒,于是就对道:老宗师②。
”老宗师听了,大笑了起来。根据拼音在①处写出汉字。_
请在②处填上一个成语“老宗师② 。”使之与“小童子暗藏春色。”形成一个对子。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事物被冠以“微”的名号。如微博、微信、微小说,以及最近广受欢迎的微电影,微旅行等。“微”事物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互联网上,让中国悄然进入“微时代”。
面对越来越多的“微”事物,有人持乐观态度,也有人持相反观点。请表明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不超过60个字)
把下面这个长句改写成三个短句,要求以“绝句”二字开头,不改变句子的原意,语句连贯通顺。(5分)
王维把绝句这种最能展示人的性情、气质、素养和才思,最难出珍品的诗歌体裁运用得出神入化。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